太阳系八大行星顺序(太阳系八大行星简介)
今天关注常识网给各位分享太阳系八大行星顺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太阳系八大行星顺序由近到远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里,排列顺...
太阳系八大行星顺序
今天关注常识网给各位分享太阳系八大行星顺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太阳系八大行星顺序由近到远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里,排列顺序从内到外是怎样的
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和哈雷彗星。
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四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四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和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小天体区。其中目前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扩展资料:
木星主要由氢和氦组成,质量是地球的318倍,也是其他行星质量总合的2.5倍。木星的丰沛内热在它的大气层造成一些近似永久性的特征,例如云带和大红斑。木星已经被发现的卫星有79颗,最大的四颗分别是木卫三、木卫四、木卫一、和木卫二,显示出类似类地行星的特征,像是火山作用和内部的热量。木卫三比水星还要大,是太阳系内最大的卫星。
土星,因为有明显的环系统而著名,它与木星非常相似,例如大气层的结构。土星不是很大,质量只有地球的95倍,它有62颗已知的卫星,泰坦和恩塞拉都斯,拥有巨大的冰火山,显示出地质活动的标志。土卫六比水星大,而且是太阳系中唯一实际拥有大气层的卫星。
天王星,是最轻的外行星,质量是地球的14倍。它的自转轴对黄道倾斜达到90度,因此是横躺着绕着太阳公转,在行星中非常独特。在气体巨星中,它的核心温度最低,只辐射非常少的热量进入太空中。天王星已知的卫星有27颗,最大的几颗是天卫三、欧贝隆、乌姆柏里厄尔、艾瑞尔、和天卫五。
海王星,虽然看起来比天王星小,但密度较高使质量仍有地球的17倍。他虽然辐射出较多的热量,但远不及木星和土星多。海王星已知有14颗卫星,最大的海卫一仍有活跃的地质活动,有着喷发液态氮的间歇泉,它也是太阳系内唯一逆行的大卫星。在海王星的轨道上有一些1:1轨道共振的小行星,组成海王星特洛伊群。
参考资料来源:关注常识网-太阳系
八大行星排列顺序是什么?
八大行星,是指太阳系的八个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或⛢。
八大行星自转方向多数也和公转方向一致,只有金星和天王星两个例外。金星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天王星则是与公转轨道呈97°角的“躺着”旋转。
扩展资料:
记忆方法
简单记法:五行(金木水火土)+海陆空(海王、地球、天王)
其他记法是:水金地火木土天海。虽然有些长但是很好记。
还有一种记法,虽然有些牵强,但是记忆保存的时间很长:“水晶球,火烧木,变成了土,天涯海角。”
还有一个记法,“水漫金山地,火烧木焦土,天海成一体,浩浩太阳系”。
“火烧木焦土”,所以火星和木星之间有小行星带。
太阳系中已知有八颗行星由近到远的顺序分别为什么?
八大行星按照离太阳的距离从近到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水星距离太阳5791万千米,金星距离太阳10820万千米,地球距离太阳14960万千米,火星距离太阳22794万千米,木星距离太阳77833万千米,土星距离太阳142940万千米,天王星距离太阳287099万千米,海王星距离太阳450400万千米。
水星最接近太阳,是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小的行星。常和太阳同时出没,中国古代称它为“辰星”。水星在直径上小于木卫三和土卫六。
产生原因
在一个恒星边上,可能吸收了比较多的宇宙灰尘聚集,拿太阳举例:太阳大约在40亿年前,就吸收很多灰尘,灰尘之间互相碰撞,粘到一起。长期以来,出现了大量的行星胚叫做星子,当时至少有几十亿的星子围绕太阳运动。
星子之间作用规律是:两个星子如果大小差距悬殊,并且彼此的速度不大,碰撞以后,小星子就会被大星子吸引而被吃掉。这样,大的星子越来越大。
如果两个星子大小差不多,彼此速度很大,他们碰撞后就会破裂,形成许多小块,而后,这些小块又陆续被大星子吃掉。这样,星子越来越少。大行星就是当时比较大的星子,无数小行星就是当时互相吞并时期没有被吃的幸运儿。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如何排列?
太阳系八大行星是天王星、水星、木星、土星、金星、地球、火星以及海王星。
天王星是太阳系由内向外的第七颗行星,其体积在太阳系中排名第三,质量排名第四。
水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最小和最靠近太阳的行星,有着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轨道偏心率。
木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自转最快的行星,从内向外的第五颗行星。
土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至太阳距离(由近到远)位于第六,体积仅次于木星,并与木星、天王星及海王星同属气态巨行星。
金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距离太阳0.725天文单位,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之一,公转周期为224.7地球日。
地球是太阳系中由内及外的第三颗行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也是宇宙中人类已知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距离太阳约1.5亿千米。
火星是太阳系中由内及外的第四颗行星,也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第二小的类地行星,直径约为地球的53%,质量为地球的14%。
海王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体积是太阳系第四大,但质量排名是第三。
太阳系的形成
太阳系的形成大约始于46亿年前一个巨型星际分子云的引力坍缩。太阳系内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于太阳,余下的天体中,质量最大的是木星。八大行星逆时针围绕太阳公转。
此外还有较小的天体位于木星与火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也存在大量的小天体。还有很多卫星绕转在行星或者小天体周围。小行星带外侧的每颗行星都有行星环。
太阳系八大行星排列顺序
太阳系八大行星排列顺序有很多不同,按照和太阳的距离来排列的话,其中从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按照质量从大到小依次是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
1、按距离排列
按照和太阳的距离来计算太阳系八大行星排列顺序,从近到远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星球,但是水星并不像名字所说的那样,其星球表面的温度很高。
2、按质量排列
还可以把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质量大小排列,从大到小依次为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其中木星是最接近恒星质量的星球,其质量有1.90x1027千克,但是木星实际上还是属于行星范畴。
3、按体积排列
也可以把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体积的大小进行排列,其中从大到小依次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其中木星的体积比地球大1317倍,而且排名第二的土星体积也要比地球大745倍。
太阳系八大行星顺序拓展阅读
太阳系八大行星简介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由内而外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前面四颗属于类地行星,体积小、密度大、呈固态,而后面四颗属于类木行星,体积大、密度小,呈气态。按照最远的海王星轨道半径来算,这八大行星以及太阳都分布在一个半径大约为30个天文单位的近圆形范围内。
我们今天就来简单了解一下,这八大行星各自的主要特征吧。
水星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它的平均轨道半径约为0.4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的长度为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其体型也比地球要小,半径为2440千米,质量只有地球的5.5%(你没有看错),因此水星表面的引力只有地球的40%。
水星的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只比为3:2,也就是自转三圈时,就会围绕太阳公转两圈。
金星
金星与我们的地球在质量、体积、密度上非常相似,首先金星的半径为6000千米左右(地球半径为6371公里),金星的质量约为5亿亿亿千克(相当于地球质量的85%),因此金星的平均密度为5200千克每立方米(地球平均密度为5500)。
然而金星的自转方向却是八大行星中最为特殊的(第二特殊的是天王星),其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并且其自转周期为243天,而公转周期为224.7天,也就是自转比公转还要慢。
除此之外,金星的表面环境也非常严酷,浓厚且富含温室气体的大气使得金星的温室效应异常强烈,表面温度将近500摄氏度。
地球
这是人类生存的星球,各项属性在其它行星的介绍中会出现,因此就不多做介绍了。
火星
火星的半径为3400千米,质量是地球的11%,虽然在体积和质量上比不上地球,但火星在数十亿年,也曾拥有过地球现在的气候环境,也许在那个时候火星上就已经存在生命了吧。
但是由于火星内核温度不断下降,导致磁场逐渐消失,使得太阳风可以肆无忌惮的侵扰,再加上本身引力不够强,导致火星表面的液态水以及大气都逐步的消失殆尽,最后才有了今天的荒凉模样,但假如未来有一天人类要到外星球建立殖民地,八大行星中,火星仍旧是第一选择。
木星
木星是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按照体积来算,一颗木星需要1400颗地球才能填满,而木星的质量则是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但仍远小于太阳,仅为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一)。
木星的自转也非常特别,因为木星没有固态表面,因此我们判断木星自转的方式之内通过其表面大气的运转来确定,而木星不同纬度的大气运转并不一致,呈现出一种被称为“较差自转”的方式(太阳自转也是如此),赤道上的自转为9小时50分,而高纬度自转为9小时55分。
土星
土星的质量是地球的95倍,半径是地球的9倍多,它的自转方式与木星一样,也属于较差自转。不过对于大众来讲,认识土星往往是从它的环开始,土星环是由什么东西组成的呢?
很多人会认为构成土星环的物质应该是类似于小行星的固态物质,比方说大块大块的“石头”,但实际上构成土星环的却是“冰块”,并且这些冰块的体积并不大,基本上都是毫米级到米级之间的,而且土星环的厚度也就几十米而已,不过其分布范围相当之广,直径足足有20万公里。
天王星和海王星
这是处于八大行星最外边的两颗类木行星,它们的质量与体积都非常接近,天王星的半径是地球的四倍,而海王星的半径是地球的3.9倍,天王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14倍,海王星质量为地球的17倍。
其中天王星的自转得说一下,它的自转轴非常接近黄道面,也就是天王星几乎是在躺着自转。
至于海王星,值得说的是它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当初人们在利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去计算天王星轨道时,发现理论计算与实际观测有不少出入,因此就猜测是不是还存在一颗行星在影响着天王星,并且还计算出了这颗未知行星的轨道位置,这就是海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