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人口(巴基斯坦和伊朗谁更强)
今天关注常识网给各位分享巴基斯坦人口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巴基斯坦人口密度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巴基斯坦面积和人口是多少?巴基斯坦国土面积...
巴基斯坦人口
今天关注常识网给各位分享巴基斯坦人口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巴基斯坦人口密度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巴基斯坦面积和人口是多少?
巴基斯坦国土面积:796095 km²。(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
人口数量:2.08亿。(截止到2020年4月)
城市人口:
城市人口比例为32.5%。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有7个,它们占全国人口的16.2%。
主要城市:
伊斯兰堡、卡拉奇、拉合尔、拉瓦尔品第、奎达、吉尔吉特。
巴基斯坦民族风俗:
吃饭时不要用左手给他们递东西,他们认为左手是脏的,只用右手。
对巴基斯坦人要称呼姓,并加上对方的头衔。通用乌尔都语。
巴基斯坦人喜欢吃香辣的食品,他们用胡椒、姜黄等做的咖哩食品闻名世界。巴基斯坦菜,无论是肉、鱼、豆类,还是蔬菜,绝大多数是辣的,泡菜也是辣的。
以上内容参考关注常识网-巴基斯坦行政区划
以上内容参考关注常识网-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国土面积和人口是多少呢?
巴基斯坦面积80254平方公里,人口约2.08亿。
巴基斯坦全国领土为880254平方公里(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796095平方公里,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印度、中国、阿富汗和伊朗为邻。
巴基斯坦人口约2.08亿,是世界第六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3%左右,女性占总人口的48.5%。巴基斯坦人口增长较快,年增长率1.55%,截至2014年9月世界排名第75位。
农业
巴基斯坦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19%,工业基础薄弱。粮食产量很多,大米、棉花还有出口。由于地处亚热带,水果资源非常丰富,巴基斯坦素有东方“水果篮”之称。在平原洼地盛产香蕉、桔子、芒果、番石榴和各种瓜类,在山地高原则盛产桃子、葡萄、柿子等。
巴基斯坦国土人口
巴基斯坦和伊朗这两个国家的体量大致相差不多,都是属于MSL国家当中小强级别的存在,两国互为邻居,历史上也有过不少积怨。巴基斯坦国土面积88万平方公里,人口1.8亿,GDP为3000多亿美元;伊朗国土面积164万平方公里,人口0.8亿,GDP为4000多亿美元。巴基斯坦的人口基数优势较大,经J发达程度则是伊朗更胜一筹,两国的军费开支也基本相当,都是一年接近100亿美元的水平。
巴基斯坦人口多少亿人2022?
2022巴基斯坦人约1.97亿。是世界第六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3%左右,女性占总人口的48.5%。巴基斯坦人口增长较快,年增长率1.55%,截至2014年9月世界排名第75位,巴基斯坦的人口将增加到2001年的两倍。根据人口在短短十年内的显着增长情况来看,这个“加倍的人口”数字并不遥远。
巴基斯坦人口比例
人口中男女比例是50.82:49.18。从年龄结构看,14岁以下儿童和婴幼儿占比高达40.84%,15到29岁占26.78%,30到44岁占16.8%,45至59岁占10.2%,60岁以上仅占5.38%。年轻化是巴人口的一个显著特点。
63.49%的人口在农村地区,36.51%在城市。从四个省来看,55.30%的人口在旁遮普省,24.31%在信德省,开普省人口占全国的15.33%,俾路支省人口最少,只占5.06%。
巴基斯坦有多少人?
巴基斯坦人口约2.08亿,是世界第六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3%左右,女性占总人口的48.5%。巴基斯坦人口增长较快,年增长率1.55%。
巴基斯坦是多民族国家,其中旁遮普族占63%,信德族占18%,普什图族占11%,俾路支族占4%。
按照地域和历史文化传统划分,巴基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要民族有旁遮普族、信德族、巴丹族(普什图族)和俾路支族。在巴基斯坦,人们更习惯于按照地域的概念称四省的人为旁遮普人、信德人、巴丹人(普什图人)和俾路支人。同样,巴基斯坦还有克什米尔人、布拉灰人、奇特拉尔人和古吉拉特人等人数较少的民族和部落。
经济
巴基斯坦拥有多元化的经济体系,是世界第42大经济体。截止2007年,巴基斯坦的年平均经济增长连续4年达到7%。尽管1947年独立时很穷,巴基斯坦在随后40年中取得了高于世界平均的经济增长,但20世纪90年代不明智的政策却导致经济减速。
但是,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和美国的巨额债务减免,外债数额显著减少了。巴基斯坦的国内生产总值(由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估计有4754亿美元,每人平均收入2542美元。贫困率据估算有23%到28%。巴基斯坦的经济增长率过去5年间稳步增加。不过,通涨压力和低储蓄率可能使这种高增长率无法持续。以年增长率4.9%计算,巴基斯坦还需159年才能成为一个发达国家。
巴基斯坦的人口和面积是多少?
巴基斯坦面积和人口是:面积是796095 km²(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人口是2.08 亿(2020年4月)。
巴基斯坦全国领土为880254平方公里(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796095平方公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南濒阿拉伯海,东、北、西三面分别与印度、中国、阿富汗和伊朗为邻。
巴基斯坦人口约2.08亿,是世界第六人口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3%左右,女性占总人口的48.5%。巴基斯坦人口增长较快,年增长率1.55%,截至2014年9月世界排名第75位。
气候特征
巴基斯坦属于热带气候,气温普遍较高,降水比较稀少,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以上。印度河流经巴基斯坦,印度河径流季节变化大,为了调节水量,满足灌溉之需,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巴基斯坦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年平均气温27℃。
巴基斯坦人口拓展阅读
巴基斯坦和伊朗谁更强
作为邻国的巴基斯坦和伊朗都是伊斯兰世界中的大国:巴基斯坦国土面积不含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约为796095平方公里,如果含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在内约为880254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巴基斯坦人口已超过2亿;伊朗国土面积约164.5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7位)、人口8000多万(世界排名第17位)。这两个伊斯兰大国都不是阿拉伯国家,而是属于雅利安人族系的国家。
当然这两个渊源颇深的邻国也存在不同的地方:巴基斯坦主要信奉的是伊斯兰教逊尼派,伊朗主要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什叶派。这两个分别信奉逊尼派和什叶派的伊斯兰大国究竟谁的国力更强呢?要比较两个国家的实力可以从多方面考量:可以对比两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这样的硬实力;可以对比两国的民生、治安环境;可以对比两国在国际地缘政治中的处境......
之前我曾在另外一篇文章中从两国的外交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对比,那么这次则从两国各自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这样的硬实力着手进行对比。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把这次的硬实力对比与上次的外交环境、社会环境对比放在一起看就能对这两国有更全面的印象。现在我们首先来看看巴基斯坦和伊朗两国各自的军事实力如何。
巴基斯坦和伊朗其实都算得上是军事强国:巴基斯坦的优势在于军队规模、核武器等方面;伊朗的优势在于军工科技研发方面。巴基斯坦的主要对手印度尽管被我们有些人瞧不起,然而实际上印度的军事实力放眼全球绝不算弱。我们之所以觉得印度不强其实是因为我国太强了。总兵力127万的印度陆、海、空三军在规模上位居世界第四位,另有50多万预备役军人和100多万准军事部队。
印度陆军无论在人数还是武器装备的规模上都远比英、法庞大得多。印度海军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拥有航母的海军。印度空军拥有535架歼击机、468架攻击机、706架军用运输机、237架教练机,另有504架多用途直升机可执行运输和辅助任务。印度也是当今世界仅有的9个拥核国家之一。巴基斯坦为了在军事实力上对标印度也打造出了一支世界级的劲旅。
总兵力为61.7万的巴基斯坦现役武装部队是世界第七大现役武装部队看出,此外巴基斯坦还有一些预备役部队和准军事部队。巴基斯坦和老对手印度一样也是全球仅有的9个拥核国家之一;伊朗尽管多年来也一直在进行核研究,但毕竟目前为止并没研制出核武器。巴基斯坦在军队规模上超过伊朗,在核武器方面也明显强于伊朗,在常规武器方面装备了我国先进的歼10C战机。
目前伊朗最先进的战机只有为数不多的苏33和米格29。由于伊朗长期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制裁,所以要想在国际上获得先进武器的难度颇大。总的来看巴基斯坦无论在兵力规模还是武器装备上都强于伊朗,但分析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也不能只看兵力规模和武器装备。要说巴基斯坦的老对手印度、伊朗的老对手沙特都是国际军火市场的大客户。多年来印度、沙特靠着买买买也打造出了武装到牙齿的“精锐部队”。
可印度、沙特所谓的“精锐部队”在实战中表现如何呢?印度的兵力规模、武器装备按说比巴基斯坦更强,可在历次印巴冲突中也没见印度占到多少实质性的便宜啊。沙特就更是连胡塞武装都打不过。事实证明光靠买买买是无法真正强军的。在国际军火市场上能买到的只是现成的武器,但军工研发技术、战术素养这些东西是买不来的。这也是印度的军事强国地位屡屡被人质疑的重要原因。
很显然分析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不能只看目前现有的武器装备水平,还要看这个国家的军工科研实力、经济实力。这些因素将会构成一个国家未来军事发展的潜在实力。当然潜在实力要转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力是需要过程的。巴基斯坦的整体工业实力是逊于伊朗的。目前巴基斯坦的军事工业在相当程度上是来自于我国的帮助。从1962年起巴基斯坦就开始与我国展开紧密的军事合作。
目前巴基斯坦的很多先进武器装备都是在我国的帮助下组装完成。我国与巴基斯坦亲密关系往往容易使我们有些人忘了巴基斯坦是美国盟友这一客观事实。早在1954年5月巴基斯坦出于遏制印度的战略意图就与美国签订了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及双边防御协定。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风云变幻的过程中与美国、中国同时交好的巴基斯坦还曾扮演过促成中美外交破冰的中间人角色。
当年尼克松的特使基辛格就是在巴基斯坦方面的帮助下才得以摆脱记者的追踪秘密访华。尽管近些年来由于美国与印度的靠近使巴基斯坦与美国的关系变得磕磕绊绊,但巴基斯坦与美国之间的盟约毕竟并没废除。巴基斯坦是美国的一个非北约主要盟友,因此长期以来巴基斯坦与美国也保持着密切的军事关系。这使巴基斯坦可以同时进口来自中国和美国的军事装备。
显然同时与中、美交好的巴基斯坦比起长期遭受制裁的伊朗更容易从国际上获得先进武器。不过巴基斯坦的独立研发制造能力不如伊朗,而且巴基斯坦的经济规模和国家财力也逊色于伊朗。这就需要对巴基斯坦和伊朗的基础工业能力、科技研发实力、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对比了。伊朗和其他中东国家一样是以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出口作为国家经济支柱的。
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欧佩克第二大石油输出国。截至2016年底伊朗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1584亿桶(占全球石油资源的十分之一)。石油外汇收入使伊朗成为了仅次于中国、日本、印度、韩国、印尼、沙特的亚洲第七大经济体。长期遭受西方制裁的伊朗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力更生,因此伊朗的综合生产能力相对较强。目前伊朗在基础工业领域以及一些重要的科研领域是有所建树的。
早在2002年就有约15万伊朗人从事资讯科技行业(其中2万名人员从事软件行业)。当时伊朗有1200家已注册的资讯科技公司。到了2008年伊朗的软件出口数目已达500亿美元。还是在2008年伊朗成功发射“信使号”火箭并将一颗名为“希望号”的自制人造卫星送上太空。2010年伊朗成为了全球第十二大汽车生产国。近年来伊朗在科技、医疗、航天、国防以及重工业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伊朗曾被《经济学人》杂志排在全球工业榜第38位。可以说伊朗是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力制裁下急速工业化的国家。除了工业之外伊朗的农业、服务业、旅游业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今的伊朗粮食生产已能实现自给自足,外汇储备总体上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伊朗从产业研发能力、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是要明显强于巴基斯坦的。这其实和两国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伊朗是一个以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波斯人为主体的国家,但伊朗对本国境内的阿塞拜疆人、亚美尼亚人、犹太人等少数民族都给予充分的尊重。如今伊朗的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就是阿塞拜疆族。尽管近年来伊朗和以色列的关系龃龉不断,但伊朗从未因此迁怒于本国犹太人。如今每当犹太教的节日到来之际伊朗政府都会向国内犹太人表达祝福——用伊朗官方的话说:“我们对以色列国有意见,但对犹太人没有”。
伊朗国内各民族各教派之间的和睦相处为国家缔造了相对稳定的发展基础。巴基斯坦同样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旁遮普族约占总人口的63%、信德族约占总人口的18%左右、普什图族约占总人口的11%、俾路支族约占总人口的4%......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语言、宗教以及风俗习惯。当然从中国和伊朗的例子可以看出民族多元化本身不是问题,因为多民族国家完全可以在各民族互相尊重的基础上实现团结。
可巴基斯坦由于历史原因导致民族矛盾错综复杂。巴基斯坦有时即使是一个民族内部也分成不少支系且彼此对立。巴基斯坦国内区域之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很容易使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民族宗教矛盾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在俾路支省等部分地区甚至还出现了民族分离主义势力的活动。巴基斯坦复杂的民族、宗教、历史关系使巴基斯坦从立国之日起就无法摆脱地方豪强家族干政的现象。
外国资本自然会对这样一个政局不稳、恐怖袭击频发、贪腐严重的国家望而却步。由于国家能够投入的资金和技术实在有限,所以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是相对不足的。尽管巴基斯坦是一个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基础设施的不足导致这些资源并没得到充分的开发。同时基础设施的匮乏又进一步导致外资的望而却步。这实际上就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外资对巴基斯坦望而却步就导致巴基斯坦缺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基础设施的相对不足又反过来使外商更加不愿在巴基斯坦投资。因此巴基斯坦的营商环境客观上并不理想。由于巴基斯坦政府手中缺乏足够资金,而且有限的资金还必须优先用于防御印度的国防建设中,所以巴基斯坦真正能用于民生福利的资金确实少之又少。如今巴基斯坦60.3%的人口每天生活费不足2美元(折合人民币不到13元)。
大约有一半巴基斯坦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现象。经济形势不理想的巴基斯坦在安全形势上同样不容乐观:仅在2019年巴基斯坦就发生了370起恐怖袭击事件(一共造成518人死亡)。经济基础薄弱、安全环境不理想的巴基斯坦在工业基础制造能力上逊色于伊朗。尽管目前伊朗在武器装备水平上不及巴基斯坦,但从长远来看伊朗在基础军工潜力方面更有优势。
以上就是关于巴基斯坦人口(巴基斯坦和伊朗谁更强)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