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生活常识

席慕容诗歌赏析(席慕容经典诗词赏析)

今天关注常识网给各位分享席慕容诗歌赏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席慕容诗歌赏析赏析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席慕容(白色山茶花)赏析这是诗人席慕容...

今天关注常识网给各位分享席慕容诗歌赏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席慕容诗歌赏析赏析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更多席慕容诗歌赏析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席慕容经典诗词赏析的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提供的精彩分享。

席慕容诗歌赏析

今天关注常识网给各位分享席慕容诗歌赏析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席慕容诗歌赏析赏析分析解答,如果能解决你想了解的问题,关注本站哦。

席慕容(白色山茶花)赏析

这是诗人席慕容写的一篇散文,全篇仅有二百余字。文章的好坏并不在于长短,它传达的意境,却深邃辽远,令人回味无穷。

“山茶花又开了”,忽然其来的第一句,直点所要开展的主题,一个“又”字,证明了作者长时以来对于“花”或者“山茶花”的关注。“洁白”与“开了满树”,给人以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引申了所要展开的内容。

“花”,给人以一种愉悦的心灵享受,它是一个画面和时间的定格,它背后的内容很复杂,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有绽放美丽的追求——“每次,我都不能无视走过一颗开花的树”,就是这个道理。

“洁白温润”是温暖明朗润湿而柔弱的,“洁白”象征着纯洁,“纯洁”是一个人的向往和追求(这是文章的文眼)。“小芽儿”是口语,读来让人亲切,充满了未知的幻想。

“饱满”和“绽放”,是一个成熟的过程,“越来越”、“慢慢的”是一种坚深,有种了然于胸却不愿道出的苦痛。“半圆”、“将圆”、“满圆”,非常形象而贴切,用一种象征的意蕴,同样点明了一种成长的过程。

席慕容的诗歌多写爱情、乡愁、时光和生命,爱的抒发已成为席慕容诗歌的第一主题。而在这些爱的情感中,有甜蜜,也有忧愁。席慕容以一个女性特有的细腻的视角,来体验着生命中的温存。

席慕蓉的诗作一直颇受瞩目,其中亦有异于诗作的特色,评论其诗作的文章颇多,散文作品较特殊之处,如‘花’在席作之中所占地位十分重要,另外,兼论席慕蓉的写作技巧,如颜色的搭配、问句的运用、重覆句型的使用。

扩展资料: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

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

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2017年12月,席慕蓉作词、吕学东作曲、姜丽娜演唱《故乡的歌》获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民族类最佳原创单曲奖。

参考资料:关注常识网-席慕容

席慕容诗歌赏析 《诀别》 《山路》

一、《诀别》赏析:

即将分别,诗人首先感受到的是遗憾、内疚、悔恨。也许是因为之前相聚的日子没有好好珍惜,至今心有不甘。然而,聪明人总是善于自我调节的。诗人写到:“世间种种,后终必成空。” 错过之后,有对己方的反省、问责,更有给对方的祝愿:珍重。

因为过去生活存有缺憾,离别时放大这种情绪。自我安慰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否定人生的实在,或是从对别人的祝福里获得某种救赎。离别让人对己对他形成反省。情感的不完满、人生的缺憾,这些具有悲剧品质的东西,此刻得到突出表现。

在谈到送别诗诗,人们总会想起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然而,我亦想到席慕容的《送别》,这并不会死送友人,而是叙述青春的流逝,这诗让我的思绪不断地游离,让我们思考那曾经走过的点点滴滴。

二、《山路》赏析:

这首《山路》是席慕容早期的作品,出自《无怨的青春》。用席慕容的话来说:“而朝我迎来的,日复以夜,却都是一些不被料到的安排,还有那麽多琐碎的错误,将我们慢慢的慢慢的隔开,让今夜的我,终于明白。所有的悲欢都已成灰烬,任世间哪一条路我都不能,与你同行。”

人生无法避免遗憾,总有一些约定我们无法等到践行的时刻。佛说, 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有一些事情终未发生,有一种结局就此写定。

扩展资料:

席慕蓉童年轶事:

1943年,席慕蓉生于四川,之后她住过上海、香港,而后到台湾。本来,身为蒙人的席慕蓉并不觉得自己与周遭的同学们有何不同,但在初中一次上地理课的时候,老师说了一些伤害蒙古人的言辞,霎时所有同学的眼光都集中在她身上。

下课后同学们似乎都忘了刚刚发生的事情,又和她嘻嘻哈哈玩在一起,但从那时开始,席慕蓉便再也不愿和那位老师说一句话。事隔多年,席慕蓉说,如果再遇到这位老师,她真想和他说声抱歉,或许他当时并非有意,而只是想以玩笑的语气让学生打起精神上课而已。

也是要经过这些年后,席慕蓉才慢慢理解了一些事情,她觉得,一个汉人可以和你成为一辈子的朋友,但当他一旦退入自己的族群,用自己族群的眼光发言评论其他族群的文化、信仰乃至一切时,偏见就非常严重了。至少在那堂课上,老师所形容的蒙古,就与父母亲所告诉她的天差地远  。

参考资料来源:关注常识网-席慕蓉

席慕容诗歌赏析

人生有四季,青春散发着春与夏的气息。青春是华美的篇章,犹如春天是四季中最有生气的画卷,亦如夏日,最具活力四射的魅力!

然而,正如身处春天时不能以置身冰封的心去思想一样,青春岁月中的人,又怎能珍惜每天如潮水般涌来又如落潮般退去的美好时光呢?

如果说银白肃穆的雪野会让人沉思而能以单纯的心去感悟自然与人生的话,那么,春夏之交太过喧嚣,满眼都是诱惑,心中盛满浮华,选择太多,牵挂太多,斑斓的色彩太多,喧闹的声响太多……在眼花缭乱的顾盼中,在身不由己的舞动里,心灵常常打起了鼾声!当色彩渐渐淡去,当声响慢慢沉寂,才发觉青春的岁月已是捉襟见肘,沸腾的河流已渐行渐远……

青春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当它一下子呈现在面前的时候,牵动目光的却往往是山坡上葱茏的小草,山顶上漂浮的云岚。等到想去开采埋藏在脚下的金矿时,才发现腿已老迈,镐已锈蚀……

难道就没有一位仙人站在逶迤的山路旁,为年轻的前行者指路,向他们透露睿语箴言?有的,那拄着藜杖的仙人一定曾在你匆匆上山时,含着微笑凝望着你,他很想让你懂得他以杖轻击大地的含义,他甚至满含期待,你能听一听他望尽世事沧桑沉淀在心中的只言片语!其实,他也许已经耐不住内心的着急,话已出口,可惜,那金玉一般的语言,失落在叛逆的风里……

也许你不会相信,这位仙人可能就是父母、老师,或者就是与你擦肩而过的那一个欲言又止的善良人!

也许,他们都曾携带着一种准备无偿付出的藏宝图。可是,该读的时候,寻宝的年轻人不曾拿到它;想读的时候,岁月已湮灭了图上的字迹。

在青春的风筝坠落之后,忍不住常常感怀心系蓝天的梦想!当青春的书页发黄之后,忍不住含着泪水,一读再读,青春啊,是一本仓促的书……

席慕容的诗歌风格赏析

读席慕容的诗,可以感受到以下四个方面的鲜明特色。

一、至善纯情,恬静从容:

席慕容的诗体现着纯真、宽容、仁爱的精神内涵。诗人追求绝对的爱、永恒的爱,在《七里香》、《一棵开花的树》等众多爱情诗中都体现了这种纯真、痴情的特点。而不论是情爱还是工作、生活,单纯真挚容易在复杂的事相中遭遇痛苦的折磨。尤其身处工业社会、商业浪潮中,人的隔膜、自我分裂成为现代人的顽疾,诗人由此剖白了她的《诗的成因》:“我”“整个上午”“努力调整步伐好进入行列” “却并没有人察觉我的加入”,而“我”“整个下午”又要为“寻找原来的自己而走出人群”竟“也没有人在意我的背叛”。面对社会病态,诗人用一首《诗的价值》道出了她的达观、仁善的生活态度:“我如金匠/日夜捶击敲打/只为把痛苦延展成/薄如蝉翼的金饰”,并且“把忧伤的来源转化成/光泽细柔的词句”,同时抒发了对过去的日子、对大自然的“淡淡的阳光和淡淡的花香”的广义的“乡愁”。像《如歌的行板》等代表作品,那些来自生活的智慧和生命的体悟,均以一种恬淡、安适、从容的态度和文字表现,不仅使读者得到启发而且赏心悦目。这对于身处80年代经济大潮中的大陆和台湾地区的读者而言,不啻一缕春风、一片阳光。

二、通俗浅白,中国韵致:

席慕容的诗完全没有艰涩聱牙的文句,用语浅白却清新淡雅,这比较贴近一般读者的审美品质。由于精熟古诗词,诗人还善于取读者所熟悉的古典意象入诗,使诗歌具有浓郁的中国韵致。《莲的心事》、《缘起》、《乡愁》等,就像岁月馈赠的一杯杯清香习习、淡涩而回甘的中国茶一样,令人品了还品,饮了又饮。

台湾现代诗的代表中,洛夫的诗歌具古典之美,余光中沉郁,郑愁予属于天才写作。与台湾现代诗潮的“世界性”、“超越性”和“纯粹性”以及所造成的某些晦涩难懂相比较,席慕容的诗却更具普适的人间情怀。这种“人间情怀”堪称“世俗情怀”,既是对现代人精神茫然的现实关怀,也是对大众审美品质的贴近关照。不论诗人本身是否具有这样的写作意识,但事实的结果已经如斯造就。尽管诗人创作时是个人化的,却反映出了整个时代的平均诗歌水准,因此能够获得广泛的认同。而同时,作为诗歌艺术品之一种而又获得畅销,诗人却仍然保持了为诗的本色,在写法、取意上既接近于70年代末台湾现代诗的重写古典题材或衍化古诗意象的探索,又颇能体现新世代对现实的关注精神,当然,这属于一种宏观关照。诗人是在个性抒写、现实普照与艺术镂刻之间、无意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对此,席慕容曾经在2006年的上海书展会上谦虚地说:“我写书是为了我自己,我是自己的第一个读者,我觉得写诗是我生命里面最自由的,不受人干扰的……从1981年到2004年,从我第一本诗集出版到现在(2006年——作者引)23年了。如果非要问面对畅销的感觉,我只能说这是我的幸运。”

三、诗中有画,琅琅上口:

席慕容首先是个优秀的画家,因此她的诗,每每透出一股画意。她融合中西绘画的技巧,以敏感细腻之笔,表达了对永恒爱情的渴盼与追忆,对美好青春的悠悠冥想和对易逝岁月的无奈与感伤。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中有很多诗画之笔,《山月——旧作之一》可谓代表之一。"在山中 午夜 松林象海浪/月光替松林剪影/你笑着说 这不是松/管它是什么 深远的黑 透明的蓝/一点点淡青 一片片银白/还有那幽幽的绿 映照着 映照着/林中的你 在 你的林中"。

诗人运用色彩、色调、明暗、光线等绘画手法将诗意图景化,远近相宜,古雅清淡,富有中国水墨的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代王维的经典,亦属于70年代台湾“新世代”的创作倾向之一。但席慕容似乎并没有把自己归为哪个世代、哪个流派的倾向,她是与世无争的,她的诗仿佛就是为自己写的,以手写心,因此真诚感人。

席慕容的诗还兼具中国古典诗歌“音乐性”的优秀传统,读来时而如慢板的音乐,时而如清澈的山泉,舒缓深情,富有韵味,也琅琅上口。这同样加强了艺术的感染力。

四、女性写作,婉约缠绵:

前不久,在陈仲义和谢春池老师主持的“鼓浪屿诗歌节”上,曾有一个环节专门进行了“女性与诗歌”的讨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安琪(福建)的“中性写作”,刘亚丽(陕西)的“女性写作”,马莉(广东)的“及物写诗”等;当时我也发表了一点个人的写作体会,可归纳为“无性写作”,即写作时并不存在性别的先在意识。诗歌反映了写作即时的情态、感觉、情感等,所以同一个诗人一生中的不同作品,既有小情绪的反映,也有比较广阔的表现。文明进程至今,女诗人与男诗人的写作,首先应定位为人的写作,不要还有性别的界限。

席慕容的诗,意境恬美清幽,情感质朴纯净,语言亲切柔美,犹如现代李清照,颇得婉约缠绵的精髓。她的柔媚、痴迷与伤感的言辞风格,是深深地打上了男权文化语境的烙印的;但她诗中所体现的对爱的态度、追求、理解,却充分体现着一个接受西方文明的现代女性的独立精神。与此同时,大陆的舒婷第一个因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写出了《致橡树》等杰出的作品。两者艺术倾向不一,而意识相近,影响力也不相上下,在女性诗歌中颇具代表性以及两岸同胞的地区差异性。

席慕容是个纯粹的艺术家,诗、画、文一体,而且均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在诗的创作上,席慕容不仅善于汲取中国古典的营养,遵循以情为中心的表现原则,采用中国古代诗歌的技法,追求诗的意境美;而且还受到50—60年代台湾现代诗的一点影响。因此,她的诗可以说是“既俗且雅”,既契合大众,又高于大众;既高于大众,又能被大众接受和喜爱;从而打开了大众通向诗歌的殿堂之门。

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赏析?

《一棵开花的树》是席慕蓉(穆伦·席连勃)于1980年10月4日创作的一首抒情诗。作者通过对一棵开花的树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于自然的感悟。即生命是不断的经过、经过、经过,她写的东西都是在生命现场里所得到的触动。

诗之灵魂在于情,情真意切才有诗。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把一位少女的怀春之心表现得情真意切,震撼人心。

这不是失恋的悲歌,而是对真挚的爱的热烈祈求。这首诗始终紧扣着一棵开花的树来写,意象单纯,抒情真切,音韵和谐,艺术水平很高。

《一棵开花的树》以树为意象,一花一叶都充盈着爱意,将“ 我” 对“ 你” 的纯真的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拓展资料:

《一棵开花的树》   作者:席慕蓉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於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席慕蓉出生在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自幼随父母辗转重庆、上海、南京,最后到台

湾,之后又去欧洲留学。每换一次环境,孤独便增加一重,她只好通过写诗来抒发重重寂寞。在无边的黑夜里,席慕蓉经常会梦见回家,却总在刚推开家门的瞬间醒来。

幸好,她遇到了一个温柔敦厚的男子,为她孤独的心开启了一扇光亮的窗。席慕蓉和刘海北相识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中国学生中心。在几次聚会中,席慕蓉发现刘海北不仅知识渊博,还十分善良。最终两人走到了一起,尔后两个人在欧洲学业结束后,回到了台湾,他们没有选择繁华的闹市生活,而是在乡下住了整整10年。

席慕容《独木》的诗歌赏析

赏析:

整首诗运用了大量的对比和类比,以自我剖析的方法表达出作者渴望自由的空间、渴望自由的舒展的心情。

席慕容先是以火车上的自己为引子,引出所见的独木。其中,火车则是作者心中无人打扰的空间的象征。喜欢在火车上,实则是喜爱独自一人的清净自在。

在诗的前几句,作者花少量的笔墨刻画了这样一个专属于自己的空间,为的是在读者心中留下印象。随后以群木和独木的对比,写社会和理想的对比。至此,那个“空间”的概念成功地转换为“理念”的概念。从一个自在的空间,到对自由本质的向往。

文中用委婉的方法来生长一句,说的是社会。不仅如此,它也做了一个铺垫,为什么要委婉生长?是因为要获得阳光。随后一个转折,跳到那一株独木,自由地生长得如蓬如伞,是最重要的,仍然能获得阳光。

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现出自身内心最深处的愿望,单纯的自在是不足的。不仅自在、还要舒适地生活。所以说,作者所求的自在,是一种不受束缚的生活方式。这无疑是现实中不可能的,所以作者笔锋一转、再点群木。

通过这样的一次迂回,作者从中引出做人的道理,要自由、先要妥协;要舒畅、先要学会在社会中独立。这种独立不是特异独行,而是在不得不依附“群木”的时候,在内心深处做一棵独木。

拓展资料:

原文:

《独木》

席慕容

喜欢坐火车,喜欢一站一站的慢慢南下或者北上,喜欢在旅途中间的我。

只因为,在旅途的中间,

我就可以不属于起点或者终点,不属于任何地方和任何人,

在这个单独的时刻里,我只需要属于我自己就够了。

所有该尽的义务,该背负的责任,

所有该去争夺或是退让的事物,

所有人世间的牵牵绊绊都被隔在铁轨的两端,

而我,在车厢里的我是无所欲求的。

在那个时刻里,我唯一要做也唯一可做的事,

只是安静地坐在窗边,观看着窗外景物的交换而已。

窗外景物不断在变换,山峦与河谷绵延而过,

我看见在那些成林的树丛里,每一棵树都长得又细又长,

为了争取阳光,它们用尽一切委婉的方法来生长。

走过一大片稻田,在田野的中间,我也看见了一棵孤独的树,

因为孤独,所以能恣意地伸展着枝叶,长得象一把又大又粗又圆的伞。

在现实生活里,我知道,我应该学习迁就与忍让,

就象那些密林中的树木一样。

可是,在心灵的原野上,请让我,让我能长在一棵广受日照的大树。

我也知道,在这之前,我必须先要学习独立,在心灵最深处,学习着不向任何人寻求依附

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出生于四川,成长于台湾,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

1963年,席慕蓉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1966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完成进修,获得比利时皇家金牌奖、布鲁塞尔市政府金牌奖等多项奖项。著有诗集、散文集、画册及选本等五十余种,《七里香》、《无怨的青春》、《一棵开花的树》等诗篇脍炙人口,成为经典。

席慕容的作品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淡雅剔透,抒情灵动,饱含着对生命的挚爱真情,影响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席慕容诗歌赏析拓展阅读

席慕容诗歌赏析(席慕容经典诗词赏析)

席慕容经典诗词赏析

初相遇 /席慕容

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

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

我喜欢那样的梦,

在梦里,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一切都可以慢慢解释,

心里甚至还能感觉到,

所有被浪费的时光

竟然都能重回时的狂喜与感激。

胸怀中满溢着幸福,

只因你就在我眼前,

对我微笑,一如当年。

我真喜欢那样的梦,

明明知道你已为我拔涉千里,

却又觉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好象你我才初初相遇。

席慕容诗歌赏析(席慕容经典诗词赏析)

抉择 /席慕容

假如我来世上一遭

只为与你相聚一次

只为了亿万光年里的那一刹那

一刹那里所有的甜蜜与悲凄

那麽 就让一切该发生的

都在瞬间出现吧

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

让我与你相遇

与你别离

完成了上帝所作的一首诗

然后 再缓缓地老去

席慕容诗歌赏析(席慕容经典诗词赏析)

与你同行/席慕容

我一直想要 和你一起

走上那条美丽的山路

有柔风 有白云 有你在我身旁

倾听我快乐和感激的心

我的要求其实很微小

只要有过那样的一个夏日

只要走过 那样的一次

而朝我迎来的 日复以夜

却都是一些不被料到的安排

还有那麽多琐碎的错误

将我们慢慢地慢慢地隔开

让今夜的我 终於明白

所有的悲欢都已成灰烬

任世间哪一条路我都不能

与你同行

席慕容诗歌赏析(席慕容经典诗词赏析)

莲的心事/席慕容

是一朵盛开的夏莲

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还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 不忧 亦不惧

现在 正是

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就是

太迟

席慕容诗歌赏析(席慕容经典诗词赏析)

回眸 /席慕容

前世,我频频回眸

挥别的手帕飘成一朵云

多少相思 多少离愁

终成一道水痕送我远走

今生,我寻觅前世失落的足迹

跋山涉水 走进你的眼中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

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我用一千次回眸

换得今生在你面前的驻足停留

问佛:要多少次回眸

才能真正住进你的心中

佛无语,

我只有频频回首

像飞蛾扑向火

可以不计后果 可以不要理由

回眸 再回眸

千次万次

你在我眼中 也在我心中

我频频回顾着 期待你的温柔

我频频回顾着 渴望长相厮守

前世 我在舟中回眸

莲叶一片一片

连成我眼中的哀愁

今生 佛成全我的思念

让我走进你的眼中

我寻觅了很久 累了

只想在你怀中停息

只想让你的手

揩去我脸上的泪痕

只想让你的体温

温暖我冰凉的双手

不要问我为何

今生千里迢迢将你寻觅

我没有喝孟婆汤

心中牵挂着你

不要问我为何哭泣

仍记得前世离别时心底的绝望

说我喜极而泣吧

泪落在你的襟上

前世的种种哀愁

开成一树繁密的丁香

我只想与你携手在树下

看那一朵开成五瓣向我们预言幸福

今生我仍旧频频回望

今生我仍旧不喝孟婆汤

来世我还会千里迢迢将你寻觅

来世我还会和你

手牵手寻找五瓣的丁香

席慕容诗歌赏析(席慕容经典诗词赏析)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于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

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席慕容诗歌赏析(席慕容经典诗词赏析)

错误 /席慕容

假如爱情可以解释

誓言可以修改

假如

你我的相遇

可以重新安排

那么

生活就会比较容易

有一天

我终于能将你忘记

然而

这不是

随便传说的故事

也不是明天才要上演的戏剧

我无法找出原稿

然后将你

将你一笔抹去

席慕容诗歌赏析(席慕容经典诗词赏析)

青春 /席慕容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後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著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以上就是关于席慕容诗歌赏析(席慕容经典诗词赏析)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