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自贸区三个片区(江苏自贸区*消息)
江苏自贸区*消息,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江苏自贸区的实施范围 119.97 平方公里,涵盖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将重点打...
江苏自贸区*消息
江苏自贸区*消息,根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江苏自贸区的实施范围 119.97 平方公里,涵盖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将重点打造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苏州自贸片区区域范围:苏州自贸片区 60.15 平方公里,(含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 5.28 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工业园区:涵盖了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金鸡湖商务区的核心区域,主要包括了:
高端制造与国际贸易区范围除去所有的居住小区及沪宁高速以北的工业区、尖浦河以东强胜路以北的工业区,青秋浦以东中新大道东以南胜浦路以西的工业区、钟南街以东钟园路以南中环快速路以西的区域、苏州德威学校、苏州中学园区校区、星华街以西现代大道以北区域以外的产业用地范围;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月亮湾国际中心、创意产业园、生物纳米园、桑田岛产业园部分区域、纳米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园的核心区域;
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的总部基地产业园核心版块;
金鸡湖商务区的湖西 CBD、湖东 CWD、苏虹西路沿线工业区域、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基金小镇产业用地的核心区域。
注:自贸区范围内一般均为商贸及产业用地,不包括住宅小区。
江苏自贸区三个片区
江苏自贸区三个片区分别是:南京江北新区、苏州工业园区、连云港三大片区。作为江苏创新高地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三大片区将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南京片区:
南京片区所在地南京江北新区,将着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
南京江北新区自2015年获批为*新区后,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优化体制机制,努力以*质的发展环境增强核心竞争力,坚持以开放促发展,突出高端资源集聚,确保试出开放合作的“江北路径”。
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片区所在的苏州工业园区,将着力建设世界*高科技产业园区,打造全方位开放、国际化创新、高端化产业和现代化治理四个高地。
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新两国领导人直接推动下建立的国际合作平台,始终肩负着改革试验田和开放排头兵的重要职责,在聚集国内外要素资源、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建设国际化便利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并在复制自贸试验区经验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开发区综合考评三连冠,跻身建设世界*高科技园区行列。
连云港片区:
连云港片区将着力打造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集聚优质要素的开放门户和“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重要支点。
连云港作为江苏沿海大开放的龙头和苏北振兴的重要增长极,要利用其港口和开放优势,与徐州的产业物流优势形成叠加效应,发挥自贸区在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的先行先导作用,协同推进淮海经济圈开放和一体化建设。
江苏自贸区有哪些城市
江苏自贸区范围119.97平方公里,覆盖了南京片区39.55平方公里、苏州片区60.15平方公里(含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5.28平方公里)、连云港片区20.27平方公里(含连云港综合保税区2.44平方公里。
江苏自贸区有哪些城市呢?江苏自贸区将有三个城市,南京、苏州工业园区、连云港。
1、南京
南京、苏州位于扬子江城市群南部,属于传统的苏南地区;连云港在江苏北部,是重要的港口城市。
南京片区依托江北新区,是江苏*的*新区,将着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和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
南京江北新区是全省*的*新区;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开发区的排头兵;连云港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2、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开发区的排头兵,将着力在开放创新融合上取得新突破,打造全方位开放、国际化创新、高端化产业、现代化治理等4个高地。
3、连云港
连云港片区20.27平方公里(含连云港综合保税区2.44平方公里)。其中连云港的范围为:东至庙岭、新光路,南至陇海铁路、港城大道、东方大道,西至海滨大道、玉竹路,北至242省道、海岸线。
连云港,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将着力打造亚欧重要国际交通枢纽、集聚优质要素的开放门户和“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重要支点。
以上就是关于江苏自贸区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齐装网CCTV展播品牌,深耕互联网装修8载,比熟人更靠谱。
江苏自贸区*消息拓展阅读
特稿!江苏自贸区两周年,“风景”若何?
8月30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两周年。
两周年之际,江苏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南京、苏州、连云港)分别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获批以来的建设发展成果。那么,
这两年来,江苏自贸区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
从全省层面看,
江苏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南京、苏州、连云港)以全省千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贡献了约6%的新设立企业数、约10%的实际使用外资、约13%的进出口额,集聚了9%的高新技术企业
,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引擎作用。
从全国层面看,
三大片区新增注册企业数、外贸进出口、实际使用外资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8项制度创新经验案例在全国面上复制推广
,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贡献了江苏经验。
“数”说江苏自贸区
试点任务在江苏落实情况如何?截至目前,总体方案113项试点任务落地实施率超过97%。
举例来说,南京片区“生态眼”助力长江大保护入选国务院自贸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搭建生物医药集中监管和公共服务平台等6个项目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据统计,三大片区先后总结形成151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全国全省首创87项。
南京片区:重点改革任务实施率达到95%以上,11项改革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14项实践案例在全省示范借鉴。
苏州片区:累计形成全国、全省首创及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100余项,其中4项获评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25项在全省示范推广,47项在19家联动创新区复制推广。
连云港片区:省定任务涉及连云港市128项,有效实施率达95%,国务院前六批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率超过80%;形成制度创新成果91项。
截至今年7月底,江苏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新增注册企业5.4万家,其中去年一年新增2.9万家,同比增长1.25倍。南京、苏州片区营商环境模拟排名分别位居全球第26、25位。
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以苏州片区为例,两年来直接带动新设外资项目630个,增资项目294个,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70%以上;新增科技项目2159个,其中三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81%;新增海外创新中心10家;省级以上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达到73家,各级瞪羚及瞪羚培育企业达到512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800家。
江苏自贸区被赋予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初审权,这一创新改革举措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据公开资料,目前有近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江苏自贸试验区集聚,占全省9%。2020年自贸试验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等新支柱产业年产值超过7200亿元,集聚生物医药企业2600余家,年产值占到了全省一半以上。9家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占全省近1/4。
企业发展的速度是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一个小小缩影。去年,江苏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22.9亿美元、进出口总额5630.5亿元,分别增长33.2%、15.3%,占全省9.7%、12.7%。今年1-7月,江苏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19.4亿美元,占全省10.9%;进出口3315.1亿元,占全省11.7%。
为了进一步放大自贸试验区的溢出效应,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改革红利,三大片区还积极扩大朋友圈。截至今年6月,共有43家国家级开发区(含综合保税区、保税港区)、9个国际合作园区和台港澳合作园区、5个服务国家和江苏省重大发展战略的平台载体被确定为江苏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
三大片区制度创新各具特色
制度建设是自贸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江苏自贸试验区紧紧围绕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战略定位,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制度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在今年7月,中山大学发布的《2020-2021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报告》中,苏州自贸片区在第五批自贸试验区中排名第一,南京片区、连云港片区也位居前列。
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
南京片区:金融创新走出“南京模式”
南京片区已形成金融领域制度创新成果16项,其中“打造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入选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被全国复制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N’科创融资综合解决方案”“打造资产数字化应用新场景”等8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省推广。
南京片区的各项金融创新举措畅通了企业成长通道。近日,位于南京江北新区(自贸试验区)的南京奥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上线CIPS标准收发器(企业版),并完成多笔人民币跨境收支业务,实现自贸试验区南京片区首单人民币跨境收付款全流程直通式处理,全面提升企业跨境支付效率,降低汇率风险。
此外,南京片区政府、银行携手为企业服务,使得跨境资金流动更便利。比如,中国银行江北分行、招商银行南京分行、浦发银行南京分行协助先声药业有限公司上线跨境资金集中运营功能,实现区内跨境资金池从1到N的快速复制;农业银行南京江北新区分行采用跨境金融“直达服务”模式,一步直达需求确认、一秒直达答疑解惑、一键直达业务提交,不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等等。
南京片区还聚焦知识产权创造、交易、运营,初步构建形成了以在线特色交易为主,在线公证、维权、服务、融资为辅的一体化平台——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平台。今年5月,该平台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截至目前,平台已完成交易1.5万余笔,累计交易金额超过2亿元,20余万件专利转化为“数字资产”。
苏州片区:赋能“一号产业”发展
生物医药是苏州及苏州工业园区重点打造的“一号产业”,产业产值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长,2020年突破千亿大关,在最新的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排名中,产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均位居第一。
自挂牌以来,苏州片区把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紧盯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集中攻关制度性障碍,形成了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创新成果——
在研发环节,在全国首创“进口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管理模式”,解决部分医疗器械因未在国内注册而无法进口的问题,提供给企业专门用于研发(测试);
在生产环节,在国内率先探索生物制品分段生产,促进产业细化分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在融资环节,在全省首创“生物医药产业链高价值专利组合证券化”,以生物医药企业的授权专利作为底层资产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在制造业领域,苏州片区也是频频出招。去年1月起,苏州自贸片区选择集成电路产业作为试点领域,在全国率先开展高端制造全产业链保税模式改革。作为该政策的试点企业之一,矽品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明栋说,参加试点后,公司和关联企业之间的保税货物能够自由流通,部分业务还可以申请免于办理担保手续,不仅降低了公司的时间、资金成本,也增强了产业链的集群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苏州片区两年来积极学习借鉴新加坡自贸港经验,加快建设“新加坡苏州中心”“苏州新加坡中心”,推进共建国际化走廊等46个中新合作重点项目,国内首条自贸区直达国际的“服贸通”中新数据专线开通……苏州片区已然成为中新合作的新平台,中新合作也已成为苏州片区的新品牌。据不完全统计,苏州工业园区共有新加坡投资项目超400个、累计实际利用新加坡资本超34亿美元,苏州工业园区在新加坡投资企业超30家、投资额超10亿美元,2020年双方实现贸易总额超16亿美元。
连云港片区:首创中欧班列“保税+出口”集装箱混拼模式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片区的特色在于“口岸+国际班列”。截至今年7月,自贸区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增长9.1%、3.5%。
围绕国际枢纽海港定位,“千万标箱、东方大港”建设全面启动,40万吨矿石码头、国际粮食集散中心等重点工程加快建设,国内首艘纯电动拖轮、国内首套岸电储能一体化系统建成投运。
今年以来国际班列开行350列。率先开行过境和出口两类国际班列,国际班列实现中亚地区主要站点全覆盖,“车船直取”创新成果全国推广。
连云港片区首创中欧班列“保税+出口”集装箱混拼模式。推行中韩陆海联运甩挂运输“车货不分离”一体化通关。开发国际班列时效分析系统,对班列运行时效数据精准“画像”,“铁路审单”“口岸订舱”等多项业务实现“网上办”。搭建陆海联运数据交换通道,连云港港口成为我国铁路给予全面数据交换、哈国铁路允许实时查询的唯一港口。
两年来,企业明显感受到自贸区的营商环境越来人性化。连云港片区率先开展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推行“证照联办”,19种证照、25个审批事项“多证合一”。在全国率先通过“政府增信、专业代办、远程认证”,实现新增注册企业银行开户异地办理、不见面审批。
兴亚物流(上海)有限公司连云港分公司总经理尹磊表示,自从连云港片区“先报后装”模式启动后,方便很多。他说,以前小票集拼货物采取“先装箱后报关”模式,耗时长、费用高、手续复杂,经常耽误当天的船期,导致整箱货物甩货无法正常出运,甚至还要承担甩货后产生的各种额外费用。“现在不仅有效提高查验效率,减少拆箱操作,为客户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同时,通过改变货物装箱发运监管流程,也显著降低了客户落装甩货风险,增强了小票集拼货物出口的灵活性,为港口集装箱业务上量增效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联动创新发展 打造江苏“全域自贸区”
站在两周年的新起点上,江苏自贸区未来的创新发展之路将如何走?
江苏省商务厅相关人士表示,江苏将依托高水平开放平台载体较多的优势,加快打造“全域自贸区”。贯彻落实省级层面支持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20条,加快推动联动创新发展区“三联动一自主”,努力达到“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辐射带动区”的“全域自贸区”效果。
南京片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强化与全市各板块联动创新发展,积极把握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成立的机遇,充分发挥南京科创资源优势,推动各类创新平台和仪器设备共建共享,联合长三角其他兄弟片区,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同时,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金融等重点产业发展,加强与长三角兄弟片区项目对接与技术联合攻关,共同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连云港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明确将灌云县经济开发区等4家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市级联动创新区,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圩新区等4家省级联动创新区,构建以“4+4”为主体的联创区体系,形成“1+4+4+N”的自贸格局,先后与淮海经济区成员城市、霍尔果斯等就共建共享自贸试验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连云港片区将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平台建设、加速产业培育、全面提升效能,加速集聚研发、贸易、金融、法务、咨询等各类优质要素,助力打造中华药港、中华材料港、石化基地等产业名片。
江苏省自贸办相关人士也明确表示,下一步江苏自贸试验区将紧扣“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战略定位,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落实试点任务,在制度集成创新、培育新经济和新支柱产业上见到更大成效,着力形成推动高水平开放制度型开放的先行示范,努力打造服务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更好服务全省全国开放发展大局。
自贸区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去年,江苏省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关于支持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30条,助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今年3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正式实施,明确建立“创新容错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改革创新失误,免于追究创新主体责任,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十四五”开局之年,江苏自贸区立足国内领先,锚定世界一流,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不断加大开放力度,在变局中闯出新路,在发展中再上台阶。
参考资料:
新华日报:《乘风破浪两周年,江苏自贸试验区再上新台阶》
扬子晚报:《两年了!“沉稳”的江苏办“闯路”的自贸试验区,行不行?》
南京江北新区:《获批两周年,百余项创新成果从这里迈向全国》《自贸片区金融创新走出“南京模式”》
交汇点:《探路、引领、突围!苏州自贸片区挂牌两周年交出优异答卷》
江苏城市论坛:《苏南这个自贸区,设立两年干得如何?》《两年了,苏北这个自贸区干成了啥?》
议事苑:《江苏自贸区丨连云港片区成为现代化新港城建设的主阵地和动力源》
新民晚报:《形成91项特色创新成果 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两周年再“启航”》
以上就是关于江苏自贸区三个片区(江苏自贸区*消息)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