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房价走势*消息(2020全国房价排行榜出炉)
2020年9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月度报告,报告中显示全国70大中城市中,有59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1、初步测算,4个一线城...
2020全国房价排行榜出炉
2020年9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月度报告,报告中显示全国70大中城市中,有59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
1、初步测算,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6%、0.6%、0.9%和0.5%。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0%,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分别上涨0.7%、0.8%、1.7%和1.1%。
2、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3、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0%和0.6%,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0.2和0.1个百分点。
2020年房价走势*消息
根据*的8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月度报告中的数据可以知道,目前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普遍小范围上涨,个别城市较上月有所下跌。
1、59个城市新房房价较上月有所上涨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新房房价分别上涨0.6%,0.6%,0.9%和0.5%。
西部核心城市例如成都、重庆,房价分别上涨1.0%,0.4%。
中心城市武汉,郑州,长沙,西安新房房价分别上涨0.6%,0.6%,0.9%,1.1%。
京津冀城市群天津,石家庄的新建商品房房价分别上涨0.3%和0.1%。
长三角城市群南京,杭州,宁波,合肥,无锡,新房房价上涨0%,0.4%,0.7%,0.3%,1.1%。
2、9个城市新房房价环比下降
太原下跌0.2%,南昌下跌0.3%,济南下跌0.4%,安庆下跌0.7%,九江下跌0.1%,常德下跌0.1%,桂林下跌1.0%,北海下跌0.7%,南充下跌0.5%。
3、南京和乌鲁木齐新房房价与上月持平。
2020一二三线城市排名
根据《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中的内容,2020一二三线城市排名具体如下:
1、一线城市4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2、新一线城市15个:
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
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
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
3、二线城市30个:
宁波、昆明、福州、无锡、厦门;
济南、大连、哈尔滨、温州、石家庄;
泉州、南宁、长春、南昌、贵阳;
金华、常州、惠州、嘉兴、南通;
徐州、太原、珠海、中山、保定;
兰州、台州、绍兴、烟台、廊坊。
4、三线城市70个:
潍坊、扬州、海口、汕头、洛阳;
乌鲁木齐、临沂、唐山、镇江、盐城;
湖州、赣州、泰州、济宁、呼和浩特;
咸阳、漳州、揭阳、江门、桂林;
邯郸、芜湖、三亚、阜阳、淮安;
遵义、银川、衡阳、上饶、柳州;
淄博、莆田、绵阳、湛江、商丘;
宜昌、沧州、连云港、南阳、九江;
新乡、信阳、襄阳、岳阳、蚌埠;
驻马店、滁州、威海、宿迁、株洲;
宁德、邢台、潮州、秦皇岛、肇庆
荆州、周口、马鞍山、清远、宿州;
鞍山、安庆、菏泽、宜春、黄冈;
泰安、南充、六安、大庆、舟山。
以上就是关于2020全国新房价排名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齐装网CCTV展播品牌,深耕互联网装修8载,比熟人更靠谱。
2020全国房价排行榜出炉拓展阅读
GDP40强城市,哪些楼市回暖了?
潜在购房者会不会买房,取决于三个因素:购房意愿、购房资格、购房能力
文 | 《财经》记者 陈汐 郑慧
编辑 | 刘建中
2021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到了2021年4季度,房地产市场已经寒意逼人。此时绝大多数城市房地产的交易量同比显著下降,wind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下降22.3%。泉州、常州、郑州、扬州、重庆等城市的交易量同比下降超过50%(见表2)。
这种状况让市场各方都感到不安。2022年春节过后,全国各地的房地产政策开始调整。两个多月过去了,政策效果如何?《财经十一人》做了一番研究。研究对象是2021年GDP排名前40的城市(见表1)
表1:2021年中国城市GDP排名40强
相对于价格,成交量是更重要、更领先的指标,所以咱们一起看看这40个城市今年3月和4月的房地产成交量情况。排名所用的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中的住宅类商品房成交面积。
26个城市3月交易回暖排名
40个城市中,参与排名的只有26个,原因如下:
有些城市的月度交易数据来自当月每日交易量的加总,这种城市有22个,它们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宁波、青岛、无锡、佛山、济南、福州、泉州、常州、温州、厦门、绍兴、扬州、嘉兴。还有些城市的月度交易数据直接来自于wind数据库,这种城市有4个,它们是:重庆、天津、郑州、东莞。
有14个城市的数据不完整,所以没有参与排名,它们是:长沙、合肥、南通、西安、唐山、徐州、大连、昆明、潍坊、南昌、盐城、石家庄、泰州、台州。
我们将用“回暖值”来排名。回暖值=2022年3月交易量同比变化率-2021年4季度交易量同比变化率。
为何这个数据可以相对客观地反映今年3月份房地产交易的回暖情况呢?
首先,2020年8月到2021年8月之间,各城市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成交量稳定。2021年3月是2022年3月比较的基准,2020年4季度是2021年4季度比较的基准。2021年3月和2020年4季度这两个基准都处于稳定期内。把它们作为比较的基准,可以排除基准期情况差异过大带来的“基期效应”。
第二,我们没有选择2022年1月和2月数据,一是因为那时各地的限购松绑政策、购房鼓励政策还没有全部出台;二是因为每年春节假期发生的时间不同,数据不稳定。
第三,我们采用同比数据可以排除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因此“回暖值”可以衡量今年3月份房地产交易情况是否比去年4季度有所改善。如果某城市的“回暖值”为正,则表明与2021年4季度相比,今年3月份房地产成交情况有所回暖;反之,如果“回暖值”为负,则表明与2021年4季度相比,今年3月份成交情况有所恶化。
测算结果见表2。
表2: 3月份26城房地产交易回暖排名
表2显示今年3月份有5个城市的房地产交易开始回暖,它们是东莞、济南、郑州、泉州、宁波。其中,泉州“回暖值”为14.3%,表明有所回暖。但“回暖”并不是真的暖了。打个比方,气温从零下30度变为零下25度,的确“回暖”了,但气温还是很冷。泉州3月份房地产成交量同比下降了81%,房地产市场仍处寒冬。
郑州非常希望房地产市场回暖,所以政策频出。今年3月2号它曾发布“救市19条”。在诸多政策之下,其“回暖值”为15.1%。和泉州一样,此“回暖”不是真暖。和去年同期相比,郑州3月份成交量仍然下降了44%。
东莞的“回暖值”接近40%,回暖非常明显。去年4季度,东莞成交量同比下降了44.5%,而今年3月份,成交量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如果单看3月份成交量同比数据,东莞排名第2。
宁波的“回暖值”为6.2%,和去年4季度比可算微微回暖。宁波今年3月份成交量同比下降30%,在这26个城市中,这个成绩已算优秀。单看3月份成交量同比数据,宁波和深圳排名并列第4,好于其他21个城市的房地产成交情况。所以,宁波的房地产市场还算不错。
在参与排名的26个城市中,济南的“回暖值”为35.5%,排名第二。而且济南是今年3月份唯一交易量同比上升的城市。在全国各主要城市中,近几年来虽然济南GDP仅排在20左右,人均GDP仅排名30左右,但是济南的房地产市场一直比较健康,供需相对平衡。2020年济南房价收入比为8.8,在一二线城市中处于最低区间。
成都、上海、福州、绍兴、杭州排在最后5名。这表明,与去年4季度相比,这几个城市今年3月份的房地产交易量显著降低。但需要注意,如果以去年4季度交易量同比数据排名,这5个城市刚好是这26个城市中的前5名。这说明,去年4季度交易量表现最好的5个城市,最终都没能抵抗住房地产市场的寒流。这5个城市排名在最后,不是因为3月份它们的房地产市场比其他城市更冷,而是因为4季度表现太优秀。对照之下,它们的“转暖值”最低,排到了最后。
去年4季度和今年3月份,交易量同比下降都不超过35%的城市仅有6个,占比为23%。它们是济南、天津、深圳、苏州、北京、成都。可以认为这6个城市受到房地产寒流的影响相对较小。剩余的77%受到影响则较大,或者说这次寒流严重影响了四分之三以上的大城市。
在房地产市场上,人们看重两个时间段的交易情况,一是3-4月份的“小阳春”,二是9-10月份的“金九银十”。3月和4月同属“小阳春”,情况相近,可以加以比较。我们继续看4月相较3月的回暖情况。
19个城市4月份交易回暖排名
到我们截稿时,26个城市中有19个的数据更新到2022年4月21日。我们加总2022年4月1日到21日的交易数据,并与3月同期数据相比较。上文说过,3月与4月时间紧邻,季节性影响较小,所以4月与3月之间的变化可以反映交易量回暖情况。
表3: 4月份比3月份的交易量变化率
在19个城市中,上海由于疫情管控原因暂不考虑。其他18个城市,4月比3月回暖的城市有8个。其中,常州、北京、泉州、深圳成交量大幅上升45%以上。常州和泉州交易量上升主要由于3月交易量同比都下降了80%以上。所以,这两个城市是因为3月过冷导致的转暖,城市本身“并不暖”。
但北京和深圳3月交易量同比下降都仅约30%,而它们4月交易量比3月上升45%以上。虽然上海情况特殊,广州数据缺失,但以上数据很可能反映出超一线城市的交易量回暖。
武汉4月比3月虽然上升21%,但其3月同比下降46%,所以武汉只是有回暖苗头,不能算真正回暖。
综合表2,表3,在今年3月和4月的“小阳春”期间,交易量明显回暖的城市有北京、深圳、东莞、济南。整体来说,在往年成交相对火热的“小阳春”里,今年大多数城市哑火了。
如何更好地发挥政策效果?
在我们分析的26个城市中,3月份交易量明显回暖的仅东莞、济南。在接下来的18个城市分析中,4月份交易量明显回暖的仅北京、深圳。
这说明春节后各城市出台的众多房地产政策并没有产生显著效果。限贷、限购等政策在控制市场过热时几乎立竿见影,但反向操作的升温效果却不理想。当然,有些读者可能会说,“松绑政策发挥效力需要时间,目前大部分政策出台还不到2个月,所以看不出明显效果。”但是笔者担心,可能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之后,这些政策的效果仍然不理想。
潜在购房者会不会买房,取决于三个因素:购房意愿、购房资格、购房能力。当市场热度高的时候,购房意愿强烈,所以要限制资格和能力。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提高了门槛,增加了购房难度,从而减少了购房者。但如果市场冰寒,购房者本来就没有购房意愿。此时房地产政策就算松绑,也难以让购房者产生购房意愿。这就好像如果牛想喝水,绳子可以拉住牛。但如果牛不想喝水,绳子却很难推牛去喝。
政策当然可以改变预期,但当前条件下,想要形成房地产成交量、成交价将在短期内回升的预期非常难。降低房贷利率的确可以降低购房成本,降低购房门槛,但短时间内无法改善购房意愿。
客观上,中国房地产市场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第一、生育率下降、城市化趋缓导致部分城市供大于求;第二、疫情等因素导致收入下降;第三、很多城市房价过高。
中国购房者购房意愿下降,还因为面临很多不确定:房价会不会下跌?未来收入是否稳定?房产税会不会征收?未来留在一二线城市还是去三四线城市?
那么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回暖呢?笔者试着提几个建议。
第一、稳定收入预期。没有稳定的收入预期,即使下调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居民购房意愿也难以改善。为了稳定收入,除了投资新基建,更应该重视改善外贸。改善外贸还可以打破人民币贬值预期,这也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回暖。
第二、降低房价不确定性。引导各地方一次性降低房屋备案价。价格虽然下降,但确定性增强。这可以避免潜在购房者由于担心房价未来持续下跌而不买房。
第三、在保持金融稳定的前提下,降低首付比例,尤其是二套房的首付比例。
第四、各城市不要继续开发新区,同时大力建设保障性公租房。建立公租房,既解决无房者的居住问题,也会减少商品房供给。供给减少,预期就会改善。
还有一些政策,笔者觉得可以在某些城市试点运行。比如购买房屋之后如果产生跌价,有关部门评估之后可以用于抵扣税务。
新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婴儿潮,第三次婴儿潮的发生时间是1986-1990年。从历史数据看,个人首次置业往往出现在25岁-33岁之间,平均是29岁。即使有些学者认为首次购房平均年龄在变大,但平均值不会超过33岁。现在是2022年,首次置业高峰很可能已经远去。
所以,除了关注刚性购房需求之外,政策也应该关注二次置业需求。二次置业大约出现在34-42岁,平均是38岁。所以未来几年二次置业还有潜力可挖。这也许可以成为未来住房政策的一个着力点。
作者为《财经》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以上就是关于2020年房价走势*消息(2020全国房价排行榜出炉)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