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坚决不取消户籍(2020年户籍会有什么变化)
对于2020年户籍政策的变化,很多人都不是非常了解,那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说一说2020年户籍会有什么变化?为了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中国的“户口制度改革”也早已进入...

2020年户籍会有什么变化
对于2020年户籍政策的变化,很多人都不是非常了解,那下面小编就给大家来说一说2020年户籍会有什么变化?
为了降低城市落户门槛,中国的“户口制度改革”也早已进入深水区,未来户籍制度或将逐渐走向全面取消的趋势。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就意味着户籍制度的改革开启了篇章,给数十年贴在农民身上的标签“农村来的”也画上了一个句号。
《意见》当中还明确提及:到2020年,基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
这就意味着2020年,户籍制度改革将会是一个光辉时刻,全面实行重大变革已经到来。
另外,在国务院的文件中,还专门提到了:“制定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意见。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也就是说农村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可以直接入市交易,农村集体将可以卖地获得收入,村民可以直接受益。
为何中国坚决不取消户籍
关于取消户籍的传言一直都有,但户籍制度一直都没有被取消,那为何中国坚决不取消户籍呢?
国家不取消户口政策的原因是户籍制度,也就是户口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它是统治者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
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中国历史上的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的,以家庭、家族、宗族为本位的人口管理*。现代户籍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
2020年停止转户口
对于转户口,有消息说2020年停止转户口,对此很多人都非常关注,那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事实上,对于“2020年是否停止转户口”的问题,有必要根据情况进行分析。户口迁户主要包括农村到城市和城市到农村。就城市向农民转移而言,除了那些已经被列在村里的。需要拆除的农村地区不允许搬迁户口。其他地区只要符合迁户的条件,一般都可以迁户。
户口迁移农村的条件具体如下:
1、大学生
对于被大学录取的农村大学生来说,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会把他们的户口搬到大学所在的城市。但是,如果他们毕业后没有工作,他们可以凭相关证明将其户口迁回农村。
2、退伍军人
当一名士兵收到征兵通知时,他需要注销户口,在部队所在地定居。如果他退伍并提供失业证明,他可以将户口迁回农村。
3、父母有一方是农业户口
如果申请人的父母一方是农村户口,申请人18岁以下可以直接在农村定居,但如果申请人18岁以上未婚且没有固定工作,可以凭失业证明和未婚证明在农村定居。
4、夫妻有一方是农业户口
如果夫妻一方是城镇户口,另一方是农业户口,但城镇户口在城镇没有固定的不动产或固定的工作,他们可以通过提供失业证明和结婚证在农村定居。
5、户口已迁出但实际上是长期在农村生活的人
虽然一些人的户口已经迁出,但他们实际上长期居住在农村地区。对这些人来说,如果他们能够提供自己或直系亲属的农村住房产权证,或者如果他们被承包使用土地,他们就可以定居下来。
6、农村土地被征收的农户
农村土地不时被征用。对于被征用地区的农民,如果他们自愿要求在农村地区定居,他们也可以办理户口。
7、原籍是农村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
在早期,许多人在城市里努力工作。但是,如果他们来自农村地区,退休或被工作单位提前解雇,并且在农村地区拥有住房,他们可以申请将其户口迁回农村地区。
以上就是关于2020年新户籍制度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齐装网CCTV展播品牌,深耕互联网装修8载,比熟人更靠谱。
2020年户籍会有什么变化拓展阅读

近年来户籍制度改革重要文件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3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提出以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等为前置条件,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城区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城区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特大城市可采取积分制等方式设置阶梯式落户通道调控落户规模和节奏。
2014年7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建立居住证制度等。
2016年1月
《居住证暂行条例》开始施行
规定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符合有合法稳定就业、合法稳定住所、连续就读条件之一的,可以申领居住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下列基本公共服务:(一)义务教育;(二)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四)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五)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务;(六)国家规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务。
2016年2月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提出鼓励各地区进一步放宽落户条件,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允许农业转移人口在就业地落户。除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外,其他城市不得采取要求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积分制等方式设置落户限制。加快调整完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落户政策;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
2016年9月
国办印发《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
提出的主要目标是:“十三五”期间,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加速破除,配套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年均转户1300万人以上。到2020年,全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各地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比2013年缩小2个百分点以上。
2019年4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
提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加快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健全由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政策、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政策,以及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向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较多的城镇倾斜政策。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自愿有偿转让上述权益。
2019年12月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提出以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牵引区域流动。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常住人口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
以上就是关于为何中国坚决不取消户籍(2020年户籍会有什么变化)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