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生活常识

2020年中国新省份(2020年中国重新划分省份)

关于中国重新划分省份的消息,各大贴吧论坛上一直是非常的火热。那么2020年中国重新划分省份是真的吗?1、有关于中国重新划分省份的消息,一直在网络上传播,已经传了...

关于中国重新划分省份的消息,各大贴吧论坛上一直是非常的火热。那么2020年中国重新划分省份是真的吗?1、有关于中国重新划...更多2020年中国重新划分省份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2020年中国新省份的内容,我们小编一一为大家详细解答,欢迎浏览。

2020年中国新省份(2020年中国重新划分省份)

2020年中国重新划分省份

关于中国重新划分省份的消息,各大贴吧论坛上一直是非常的火热。那么2020年中国重新划分省份是真的吗?

1、有关于中国重新划分省份的消息,一直在网络上传播,已经传了多年了,但是政府一直没有明确的消息和通知。但是就目前来看,小的区域划分是有的,例如城市合并、由县升市等等。

2、但是重新划分省份可能性机会为零。因为目前各个省份已经相对稳定,重新进行省份划分,非常不利于国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稳定,而且还会影响百姓的生活,例如户籍、上学、工作等等等。

3、同时重新划分省还涉及到各级地方政府的设立、增加了财政负担等,毕竟现在的省份划分也已经固定下来。小的区域划分大多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省份划分不仅仅如此,还涉及到政治、军事、历史、文化等多个层面。所以一般来说,不会轻易重新划分或者是调整。

2020年中国新省份

网上有很多关于“2020年中国新增省份”的传言,这是真的吗?假的,实际上网上关于中国新增省份的谣言一直是屡见不鲜,谣言中的新增省份为“淮海省”一直呼声很高。

1、淮海省是对我国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的接壤地区设立独立省份的一个规划设想。山东的南部,河南的东南部,安徽和江苏的北部,各抽出两三个市新建一个淮海省,以江苏省的徐州市为省会。

2、其实在历史上,关于建立淮海省的提议也有很多。光绪三十年(1904年),张謇拟就《徐州应建行省议》,系统地提出徐州建省计划。1931年,时任国民党内政部常务次长的张我华等也主张在徐州设立“归德省”。此外,1940年民国省制问题设计委员会胡焕庸也主张设立“徐淮省”。1944年,汪伪亦曾设立伪淮海省,省会徐州。

但是关于“2020年中国新省份”的消息已经被官方辟谣,行政区划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民族、区域关系而形成的,所以一般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轻易改变的。

*省级行政区划调整

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简称“省”,是行政地位与省相同行政区的总称,为一级行政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1、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上海市

2、5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3、23个省:

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台湾省

4、2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以上就是关于2020年中国新省份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齐装网CCTV展播品牌,8年装修服务平台,齐装比熟人更靠谱。


2020年中国重新划分省份拓展阅读

2020年中国新省份(2020年中国重新划分省份)

“十四五”末国家高新区数量达220家,哪些地区有望升级为国家高新区?

财联社11月10日讯(记者郭松峤)高新区发展迎政策利好!科技部11月9日晚间发布的《“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等9项重点任务。

《规划》还提出,到“十四五”末,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220家左右,实现东部大部分地级市和中西部重要地级市基本覆盖,加大在中部、西部、东北以及特殊类型地区布局力度等。而据科技部数据,截至今年9月,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73家。对此,分析人士认为,预计在“十四五”时期,国家高新区数量仍有较大增加空间。“目前,相关地区也在积极推动省级高新区向国家级高新区的升级。”

《规划》还提出,引导国家高新区推动数字技术和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释放数字经济新活力。对此,分析人士向财联社表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依然是企业,而让企业在数字创新中发挥作用,高新区要在硬件和软件方面发力。此外,要从企业视角出发,从融资、税收等多个方面吸引企业入驻,构造完整供应链条。此外,高新区在低碳转型过程中会给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新能源、节能减排等产业带来机遇。

“首提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

《规划》提出,到“十四五”末,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220家左右,实现东部大部分地级市和中西部重要地级市基本覆盖。适度增加国家自创区数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整合国家高新区资源打造国家自创区,在更高层次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

具体看,《规划》明确了9项重点任务,即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汇聚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推动高水平创新创业、促进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强化区域协同与辐射带动、深化园区开放合作、提升创新治理水平。

赛迪顾问园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孙晓利接受财联社采访时表示,《规划》首提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转变为提出“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围绕“着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塑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四个层次,系统的提出产业集群建设方向。此外,规划实施机制更加完善。强调“动态管理和淘汰机制”“推动中央和地方的通力协作,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促进关键行动落实”等。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认为,《规划》亮点颇多,比如提出了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双轮驱动,强调了体制机制在创新中所起到的作用;明确了“十四五”末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220家左右。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规划》针对目标提出了实现路径,通过任务落实来实现目标。

此外,孙晓利还指出,当前,国家高新区发展格局正从“全面铺开”迈向“标杆引领”的新阶段。在向标杆迈进的过程中,高新区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把握好五个关系,即产业规模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投资驱动与创新驱动的关系、资源投入与产出效益的关系、园区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经济功能与社会管理功能的关系,处理五个不平衡所产生的问题。二是从关注产业发展延伸到关注服务提升,即从投资前服务转向围绕企业成长需求的全要素服务,从以经济部门为主导的被动服务转向全部门协同的主动服务,从工商税法等基础服务转向具有产业属性的定制服务。

“加大在中部、西部、东北以及特殊类型地区布局力度”

根据科技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73家,较2012年增加84家,依托66家国家高新区建设23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比2012年增加20家。国家高新区园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5.3万亿元,增长2.8倍。

今年以来,国务院批复同意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信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克拉玛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遵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孙晓利分析,截至2021年底,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73家,相比于2020年新增4家,且均在中西部地区。从分布看,不含港澳台地区,除西藏自治区外,我国其他省份均设有高新区。东部地区,有60个地级市布局了国家高新区。中西部地区,有81个地级市布局了国家高新区,二者之和占东、中、西部地级市总数的55.4%。因此,“十四五”时期,国家高新区数量仍有较大空间。

同时,《规划》的发展布局中也明确提出,对符合条件、有优势、有特色的省级高新区加快“以升促建”步伐,完善东部地区布局,加大在中部、西部、东北以及特殊类型地区布局力度。“目前,相关地区也在积极推动省级高新区向国家级高新区的升级。”孙晓利说。

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也表示,从发展数量上来看,《规划》更加强调东、中、西部的区域协调平衡下的全面发展,实现东部大部分地级市和中西部重要地级市基本覆盖。

“高新区发展数字经济需在硬件配套和规则体系方面发力”

《规划》还提出,引导国家高新区推动数字技术和制造业、服务业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持园区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部署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鼓励园区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数字产业,打造优势数字产业集群。支持园区探索场景创新,完善场景促进机制,探索推出首发首创式应用场景,释放数字经济新活力。

财联社注意到,目前全国多地高新区已出台针对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划或激励措施。例如,厦门火炬高新区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对入选各级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含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智能网联、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新基建、开源芯片等)相关示范项目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10万元、10万元的奖励,每年上限300万元。武汉《东湖高新区“数字光谷”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提出,到2025年,武汉东湖高新区率先建成全光智慧城市样板区、基层治理示范区,打造企业服务创新区、数字治理引领区,全面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形成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协同联动机制。

对此,盘和林表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依然是企业,而让企业在数字创新中发挥作用,高新区要在两个方面发力:一是硬件方面的配套,要为数字应用提供运行环境,比如类脑智能需要算力,数字应用需要高性能通信网络,比如氢能需要完善物流体系;另一方面是在软件方面的配套进行发力——软件主要是规则体系,要完善运行生态,明确规则红线。比如,在网络信息安全上面建立完善的规则体系,减少科技创新的负外部性,也让新经济有法可依,阳光下运行。软件也包括对接人才,在科研院校和企业之间架设桥梁,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开花。此外,高新区还要从企业视角出发,从融资、税收等多个方面吸引企业入驻,构造完整供应链条。

“高新区低碳转型将给相关行业和企业会带来新机遇”

还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方面,《规划》提出,鼓励国家高新区谋划建设低碳产业专业园,培育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绿色产业集群;支持园区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打造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智能工厂等。

盘和林表示,高新区低碳转型将给相关行业和企业带来新机遇。一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大有可为。例如虚拟电厂、智能化能源管理,既能减少排放,也能为企业降低能源消耗。二是新能源产业大有可为。再生能源,包括光伏、风电、绿氢能等,这些应用本身具备一定的科技含量,是面向未来的产业,在高新区节能减排的同时,也有助于地方新能源产业发展。三是节能减排产业迎来机遇。例如资源再生、工厂减排设备、空气水净化等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四是绿色金融迎来发展机遇。绿色金融将更深入的参与到节能减排中,比如通过碳权交易来遏制摊牌总量,利用碳信用来引导消费,亦可以利用绿色债券,为绿色低碳相关企业谋求资金支持。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郭松峤


以上就是关于2020年中国新省份(2020年中国重新划分省份)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