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午门斩首是哪个门(“推出午门斩首” 午门真的是处决死刑犯的地方吗?)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也是故宫四座城门中最壮观的一座,历来是宫廷禁地,只有少数人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通过。明清两代,每逢将士出征或凯旋,皇帝都会亲自来午门举行仪式。特...
推出午门斩首是哪个门
午门是故宫的正门,也是故宫四座城门中最壮观的一座,历来是宫廷禁地,只有少数人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通过。明清两代,每逢将士出征或凯旋,皇帝都会亲自来午门举行仪式。特别是午门的中门,是皇帝专用的御道只有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轿子才可以由此进宫。清代科举考试殿试的前三名,也就是皇帝钦点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发榜这一天,也可以从中门进出一次。此外,午门还是皇帝对臣子实行“延杖”的地方。在一些旧戏旧小说里,总会提到推出午门斩首,其实没有这回事。明代时,如果大臣触犯了皇帝的尊严,便以“逆鳞”之罪,被绑至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名叫“廷杖”。起初只是象征性责打,后来发展到打人致死。因为有人被打死过,所以民间就有了“推出午门斩首”的传言,事实上明清皇宫门前极其森严,斩首的犯人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口等地的刑场处决。
推出午门斩首是哪个门拓展阅读
“推出午门斩首” 午门真的是处决死刑犯的地方吗?
(央视财经《是真的吗》)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推出午门斩首”这样的台词。而午门也成为网上的传言中处决死刑犯的场所,提起午门似乎总会有股血腥味。
午门是紫禁城的第一道大门,也是紫禁城中最大的门,它矗立在紫禁城中轴线的开端,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
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记者通过对游客的采访发现,很多人对于“午门斩首”这个说法已经深入脑海。但也有网友质疑“午门斩首”只是艺术作品的演绎,在历史上并没有真正发生过。
那么作为紫禁城正门的午门真的是执行死刑的场所吗?央视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记者咨询了专家。
北京民俗学会会长高巍表示:“这个说法是错的,因为过去没有哪一部法律明确规定,斩首一定要在午门。”
午门作为紫禁城的正门,由明代永乐皇帝朱棣所建,形成了午门现有的五凤楼阙的独特格局。那么午门既不做斩首之用,为什么在影视剧中常会听到推出午门斩首这样的话呢?
北京民俗学会会长 高巍:因为在明代有一部分官员是专门负责向皇帝纳谏,提建议的,所以这时候有些皇帝没有那么宽容或者说一时兴起,作为大臣的一种惩罚‘廷杖’,在午门前,这种事情是偶尔会有发生,那这种时候就很难说哪一仗下去是致命的,哪一个是只起到警诫作用。
正是因为明代会在午门执行“廷杖”,有时会将人打死,所以逐渐被传说成了斩首的地方。根据《明史》和《清史》的记载,午门是皇帝颁布诏书,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在遇到国家重大战争,大军凯旋时,皇帝也会在午门举行隆重的受俘礼,康熙、雍正都曾登临午门举行受俘仪式,那么在古代真正处决犯人的地方又在哪里呢?
北京民俗学会会长 高巍:斩首有两个地方,一个就是郊外比较荒的地方,因为这个时候周围的人不是太多,有利于维持秩序。还有一个就是在闹市,比如早年间曾经在菜市口作为斩首的地方,作用就是示众来警示周围的老百姓,所以这时候也会在闹市斩首。
菜市口作为斩首示众的地点,长期以来其周边地方也流传着许多与行刑相关的故事。
北京民俗学会会长 高巍:在菜市口有一个西鹤年堂,照理说西鹤年堂是卖药的地方,但是它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凡是来被斩的人是在它门前,以至于监斩的这些官员会拿西鹤年堂作为一个歇脚,或者是一个指挥的地方,甚至于包括被斩首的人,他最后还要大吃大喝一顿,这个也要西鹤年堂给他提供吃喝,甚至于最后还有点什么伤药象征性的提供一下,所以光一个西鹤年堂就成为菜市口斩首的一个附属部分了,由此就证明,在菜市口斩首它是有历史记载,而且大家都是比较详知的。
同时专家介绍,古代斩首也自有一套体系存在,通常会各部门报批,甚至个别重要犯人还需要皇帝亲自审批。而在季节上,也通常会选择比较具有肃杀之气的秋天,固有秋后斩首一说。
(本文编辑:陈雨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