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网络用语der是什么意思(长春的地方方言,东北话十级)

网络用语der是形容一个人特傻,特憨,比较彪或者虎。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用法,der这个词在东北地区,例如吉林呀黑龙江等地方,如果说der可能是说你厉害的意思,在夸...

网络用语der是形容一个人特傻,特憨,比较彪或者虎。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用法,der这个词在东北地区,例如吉林呀黑龙江等地方...更多网络用语der是什么意思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长春的地方方言,东北话十级的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分享关注常识网。

网络用语der是什么意思

网络用语der是形容一个人特傻,特憨,比较彪或者虎。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用法,der这个词在东北地区,例如吉林呀黑龙江等地方,如果说der可能是说你厉害的意思,在夸奖你是褒义的,而且它还可以形容一个人很善良。所以在理解der这词的时候,也要根据当时的场合来分析具体的含义。der在不同的地区用法是不一样的,通常来说有两种意思:一是“er”的拼音,台湾人讲话没有儿化音,不卷舌,der意为模仿儿化音,如:酷酷der、超爽der,二是在东北方言中的用法,der在东北各地的意思不一样,有褒义和贬义之用。der不仅出现在书面上,口语上的表现更多,der在吉林长春,黑龙江大庆等个别地区也可以理解为厉害的意思。如形容一个人打球技术高超,可以说这人打球真der。这个人真der,就是形容这个人很混蛋,也可以说他有反常的举动或者说出洋相。

网络用语der是什么意思拓展阅读

网络用语der是什么意思(长春的地方方言,东北话十级)

长春的地方方言,东北话十级

▲嘎嗒:意为“地方”,有时简称“嘎儿”。发音:(gada)嗒为轻声(有人常误写成疙瘩,其实是不对的)

举例:你住哪嘎嗒?是不是南关那嘎儿?

▲嗯那:意为“是的”,“好的”,“哎”,“OK”。发音:前重后轻。

举例:问:你是东北人吧?答:嗯那。

▲母们:意为“我们”,“俺们”。发音:“母”音并不咬实,嘴唇没有动作,在鼻腔里面发音。

举例:母们哥俩儿一块去的。

▲的色:贬义,一般用在训斥别人做错事情的时候,可以理解为“显摆”,“逞能”。发音:“的”发四声,“色”轻声。

举例:不在家呆着,上这儿的色啥?这么冷的天不穿棉袄,的色啥?

▲贼:意为“特别”。发音:正常发音。

举例:我刚学了拳脚,贼厉害。

▲咯能:意为“垃圾”。发音:前重后轻。

举例:把地上的咯能扫了吧。

▲嘎哈:意为“干什么”。发音:嘎为四声,哈为二声。

举例:你嘎哈呀?

▲膈应:意为“讨厌”,“厌恶”,“烦人”。发音:前重后轻。

举例:赖蛤蟆趴脚面,不咬人膈应人。

网络用语der是什么意思(长春的地方方言,东北话十级)

▲急眼:意为“发火”,“恼羞成怒”,“愤怒”。发音:正常发音。

举例:听说媳妇被人调戏,他急眼了。

▲埋汰:意为“肮脏”,“侮辱”。发音:正常发音。

举例:你这孩子不爱洗手,真埋汰。别埋汰人。

▲老鼻子:“特别多”的意思。发音:正常发音。

举例:哈尔滨的美女老鼻子了。

▲滚犊子:意为“滚蛋”。发音:正常发音。

举例:滚犊子,别让我再看见你。

网络用语der是什么意思(长春的地方方言,东北话十级)

▲磕碜(寒碜):意为“丢脸”,“难看”。发音:ke1chen前重后轻。

举例:你这不是?碜(寒碜)人吗?xxx长得太磕碜(寒碜)了。

▲隔路:贬义,意为“特别,与众不同”,可以理解为“特立独行”。发音:正常发音。

举例:这只羊长了4只耳朵,真隔路。

▲嘎:意为“吝啬”,“抠门”。发音:ga3。

举例:东西到了他手里,谁也不给,这孩子真嘎。

▲抓瞎:意为“白搭”,”白做了”,”做不成了”,”找不着北”。发音:正常发音。

举例:找他好几趟也没找着,这不是抓瞎吗?

▲醢:意为“打”,”用重物猛击”。发音:hai1。

举例:我醢死你。

▲咋整:意为“怎么办”。发音:正常发音。

举例:钥匙丢了,这可咋整?

▲丁把儿:意为“总是”,”不停地”,”一次又一次地”。发音:ding1ba4er

举例:这个人怎么丁把儿来?

▲整个浪儿:意为“全部”,”整个”。发音:个读轻声,浪为重音。

举例:大兴安岭大火太厉害了,把林子整个浪儿都烧光了。

网络用语der是什么意思(长春的地方方言,东北话十级)

▲浮溜浮溜:意为“特别满”,形容要溢出的样子。发音:重轻重轻。

举例:松花江的大水太大了,都浮溜浮溜的了。

▲唠嗑:意为“聊天”。发音:lao4ke1。

举例:闺女,干啥呢?没事儿陪大娘唠唠嗑,中不?

▲稀罕:意为“喜欢”。发音:前重后轻。

举例:这小孩儿长得真招人稀罕。

▲解嘎吱:意为“过瘾”。发音:jie3ga2zhi0

举例:你给我挠后背没挠准地方,一点儿都不解嘎吱。

▲扯哩咯儿楞:意为“扯淡”。发音:che3li1gerleng1

举例:你别跟我扯哩咯儿楞,说点正事儿。

▲闲嘎嗒牙:意为“闲扯”,可以理解为用闲扯来消磨时光。发音:xian2ga4da0ya2

举例:阿嚏没事儿就到网上闲嘎嗒牙。

▲老灯:贬义,意为“老头子”。发音:正常发音。

举例:你这个老灯,真碍事儿。

▲老蒯:意为“老婆子”,”屋里人”。发音:lao3kuai3

举例:这位是我老蒯。

▲无级六兽:意为“无聊”“无事可做”。发音:正常发音。

举例:看你在家闲的无级六兽,快跟我去整两盅。

▲边旯儿去:意为“到旁边去”,”离某人远一点”。发音:bian1la3qu0

举例:什么破草药啊,拿边旯儿去!你给我滚边旯儿去!

网络用语der是什么意思(长春的地方方言,东北话十级)

▲熊色:贬义,形容一个人讨厌的样子。发音:xiong3sai3。

举例:你看你那熊色样。

▲晒脸:意同“的色”,多指小孩子。发音:sai3lian3。

举例:你这孩子真晒脸,看我不收拾你!

▲干不拉瞎:形容某种东西干瘪,引申为没有有意义的内容。发音:“不”字轻读。

举例:你看你这文章写的,干不拉瞎的,都快给我看睡着了。

▲墨迹:贬义,形容动作慢,磨蹭。发音:重轻。

举例:别在那儿墨迹了,大家都等着呢。

网络用语der是什么意思(长春的地方方言,东北话十级)

长春方言属于东北官话吉长方言长哈小片,起源于大量的河北,山东移民与原关外汉人和满族人语言的混合。由于长春在建国后大量各地移民融入,所以又形成了口音较东北大部分地区为轻,即更接近普通话的特点,在东北仅次于哈尔滨,有“哈一长二”的说法,这两个城市在全国范围来看都是普通话普及程度排名前列的。

长春方言当然也具备了东北话很多特点,比如儿化音较多,(r)和(y)不分,平舌音和卷舌音容易混淆等。此外有大量独特的用词,特别是形容词方面

◆比如:埋汰(形容脏,音:mai2-tai),膈应(形容让人反感不适,音:ge4-ying),隔路(形容奇怪,特立独行,音:ge2-lu4),瑟(形容爱张扬,音:de4-se),?碜(形容相貌难看,音:ke1-chen)等等。也有名词,

◆比如:嘎拉哈(一种常见的少儿玩具,一般用羊拐踝骨做成,音:ga3-la-ha4)。有的词甚至无法用现有的汉语拼音表达,蒙古族、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汉族等都把“嘎拉哈”作为民间游戏的器具,其玩者多为儿童和妇女。

网络用语der是什么意思(长春的地方方言,东北话十级)

◆比如:啪“pia4-ji”(口扁(pia读四声)叽”)(一种男孩子玩的扇纸片游戏,一般为圆形)。随着一些小品和影视作品在全国流行,很多本地土语已为各地人所知。

网络用语der是什么意思(长春的地方方言,东北话十级)

相对于南方很多地区“十里不同音”的状况,东北的广阔领域内口音则相对一致,对于长春来说,来自周边市县的人和市区的人交谈时,一般也不易区分。当然各市县也有各自独特的语言特点,例如有一句话叫:“农安县,三大乏:嗯哪嘎哈不远遐”,说的就是当地主要的特色用语。

长春城区内有特有的方言

如大回(左转),小回(右转),踩一脚(公交车,出租车乘客用来说下车用语),得儿(der 一声儿化音,与其它东北吉林全为贬义不同,既可能有贬义,也可能有褒义,看具体语境)。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以上就是关于网络用语der是什么意思(长春的地方方言,东北话十级)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