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20x50好不好(望远镜20x50是什么意思)
望远镜20x50是什么意思?相信很多人对此都不了解,具体解答如下:人们在选购望远镜时,常见其价目表上有几个阿拉伯数字,这几个数字有对应的技术参数。例如:标有10...
望远镜20x50是什么意思
望远镜20x50是什么意思?相信很多人对此都不了解,具体解答如下:
人们在选购望远镜时,常见其价目表上有几个阿拉伯数字,这几个数字有对应的技术参数。例如:标有10×50mm5°,即表示其物镜的直径为50毫米,视野为5度。
放大倍数与视野宽度成反比,即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宽度越小,那就越不利于搜索。物镜直径越大、进光量越多,在光线不足时分辨能力就越强,但这必然导致望远镜的体积增大不利于携带。
望远镜20x50中的20表示拉近倍数,50表示物镜口径50mm。
望远镜20x50好不好
在知道了望远镜20x50是什么意思之后,还有些人在选购时关心的是望远镜20x50好不好,具体解答如下:
望远镜20x50,前面那个数字指的是放大倍数。一般手持的话差不多是7-10倍,12倍是手持极限,不然就会画面晃动的厉害。而且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由此可见,20倍的差不多就是观察比较亮的天体可以用到,暗的就看不到了。此外,它需要三角架来固定,比较不方便。
望远镜20x50,后面那个数字是视野大小,其实都差不多。
小口径就别上太高倍数,容易头晕,而且视场太小,用起来很不舒服。建议10x50的,它比20x50的好,然后要选广角的,用起来非常舒爽。
望远镜20x50是几倍
在望远镜的参数中,前面的数字是指放大倍数,后面的数字是指物镜的直径。
由此可见,望远镜20x50是20倍,物镜的直径是50mm。
如果要用望远镜20x50看500米处的人或者物,那就相当于在25米处看到的效果。
对于初学者而言,要学会望远镜的选购,具体如下:
1、根据自己的用途决定望远镜的光学系统结构及倍率范围;
2、注意标称参数与真实参数的差异;
3、要看外观是否美观精细、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机构转动部位是否灵活舒适,装配质量(尤其是光轴的调焦)是否过关;
4、判断光学元件是否为*光学元件;
5、检查附件是否齐全;
6、抵制低价诱惑,认真选购产品,注意性能与说明是否一致。
望远镜20x50是什么意思拓展阅读
望远镜的基础知识
徕卡 Ultravid 10x32 HD
什么是双筒望远镜?
双筒望远镜是由两只相同且平行单筒望远镜组成,通过棱镜可以让使用者看到远处物体的正像。因为构成的两只单筒镜完全相同,所以两只眼镜看到的物体的像也完全相同。此外,人类更适应双眼看物体,因此双筒望远镜观看时更舒适,而且立体感也更强。
望远镜的类型
望远镜分类图
天文望远镜和地面望远镜的区别?
天文望远镜物镜和目镜都使用凸面镜(开普勒式),因此是倒像。它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光学性能和减小光损,另外看天体倒像不倒像也无所谓。
地面望远镜在物镜和目镜之间加入了棱镜,为了是把倒像反转成正像,因此更适合观测地面物体,比如景物。
伽利略式双筒镜
伽利略式双筒望远镜光路图
伽利略式双筒望远镜以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命名,他使用了凸面镜作为物镜,和凹面镜作为目镜,而且是正像。
因为没有棱镜,所以镜子可以做的很小很轻。但是缺点是这种镜子最大只能做到4倍,视野也不是很宽,而且边缘容易不合焦,一般主要是用于观剧用。
棱镜式双筒望远镜
同样是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但是在两者之间加入了棱镜,使得正像成为可能,同时也能使用更高的倍率和和更大的视野。棱镜需要占用一些光程,因此望远镜的体积也可以做的更小。
保罗式
保罗式望远镜剖面图
保罗式通过两片棱镜(每只镜筒)可以实现正像,它也是以19世纪意大利发明人保罗命名的,同时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棱镜式望远镜。其外观很容易辨别,两只镜筒分的比较开,外形老旧,优点是观看时立体感强,价格便宜。
保罗式的光路图
屋脊式
屋脊式望远镜剖面图
屋脊式棱镜得名于其中一个棱镜面像屋脊,它和保罗棱镜一样可以获得正像。不同的是,屋脊棱镜可以做的很紧凑,光路在物镜,棱镜和目镜为一条直线,因此看起来更小巧,不像保罗那样劈叉。现代双筒镜绝大多数都采用屋脊棱镜,缺点是成本高,精度要求高,工艺复杂,还需要各种镀膜。
屋脊式光路图
倍率
倍率就是用望远镜看到的景象和用肉眼看到的景象两者之间的比值。比如在800米远用一款8倍望远镜看一个物体,相当于用肉眼在100米远处看一个物体(下图)。当然倍数越高,手持带来的抖动越明显,视角越小,因此一般手持镜都设定在8-12倍之间。如果想要更高倍数,需要上架或者购买稳像望远镜。
倍率的公式是:
物镜焦距/目镜焦距=倍率,不过这个数字一般远镜厂家出厂已经给你算好了。
倍率模拟
物镜有效口径
图一
图二
有效口径很简单,就是物镜的有效直径(图一)。一般来说有效口径越大越好,画面越亮,分辨率越高。但是缺点是体积更大,更重,价格也更高。
举例(图二),根据图二所示,8x42 7°表示倍率为8倍,有效口径是42毫米,真实视角为7度。
一般按口径分类:
30mm以下:小口径主打便携旅游
30mm-50mm:标准口径主打全面
50mm以上:大口径主打观星打猎等
出瞳直径
出瞳直径
出瞳直径就是上图所示的光斑(光柱)的直径,单位是毫米。这个直径越大越好,代表着镜子越亮,特别是在昏暗条件下越明显。当然,要获得更大的出瞳直径,就需要降低倍数或者增大物镜口径。
出瞳直径公式:
物镜口径/倍率=出瞳直径
举例:
8x42的望远镜出瞳直径=42mm/8=5.3毫米,这也表明了亮度。
出瞳直径与亮/暗条件的关系?
人眼的瞳孔的大小是随一天的明暗变化而变化的,白天亮时,瞳孔直径只有2-3毫米,而晚上最大可以达到7毫米,
白天人的瞳孔直径
夜晚人的瞳孔直径
在暗的条件下8x20和7x50两款镜子对比:
8x20
在暗的条件下,人眼的最大瞳孔直径有7毫米,而8x20的出瞳直径只有20/8=2.5毫米,远远低于7毫米,此时望远镜就会看着很暗,很不舒服。
7x50
而相同条件下,7x50的出瞳直径有50/7=7.1毫米,和人眼的瞳孔大小差不多,因此此时看到的景象和肉眼看到亮度是差不多的。
在亮的条件下8x20和7x50两款镜子对比:
蓝色为8x20,黄色为7x50
在白天光照充足的情况下,人眼瞳孔只能接收2-3毫米的通光,因此8x20的2.5毫米出瞳直径和7x50 7.1毫米出瞳直径看起来差不多亮,因为7x50更大的出瞳并不能完全进入人眼。
出瞳距离
出瞳距离指的是人眼到目镜之间的距离,又称之为眼点,单位是毫米。换句话说就是你需要眼睛紧贴着目镜看,还是可以保持一定距离就可以看清、看全整个视场。通常下,15毫米以下为短出瞳距离,15-20毫米为最佳。
红色箭头为出瞳距离
戴眼镜?
如果用户是戴眼镜的人群,要考虑出瞳长的望远镜,否则观看体验会非常差。
长出瞳可以让戴眼镜者轻松观看,视场环也非常干脆
出瞳距离不足,戴眼镜就看不全视场,视场周边发暗渐晕
视野大小
真实视野
左真实视野小,右真实视野大
真实视野就是用望远镜观测时的视野角度,通常用几度来表示。真实视野越大越好,看着越爽,也更容易找到目标。上图就是两款不同真实视野的对比,左侧看不全整棵树,而右侧则可以。
表观视野
表观视野,左侧52.1°为表观视野,右侧7°为真实视野
表观视野是经过望远镜放大后,双眼在目镜后看到的视野角度。和真实视野一样,这个角度越大越好,看着越爽,仿佛沉浸在视野当中。现代望远镜一般60°以下为视野很窄,60°以上为正常水准,而最受追捧的是70°以上的超广视野,当然价格也就更高。
如果知道真实视野或者表观视野就可以粗算两者之一。比如8x42 7°真实视野,那么表观视野就是8x7°=56°,反之如果表观视野是8x42 72°,那么真实视野就是72°/8=9°,虽然不一定精准,但可以大致反应望远镜的素质。
创作不易,欢迎点赞留言转发!
以上就是关于望远镜20x50好不好(望远镜20x50是什么意思)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