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父不死鲁难未己(庆忌不死 鲁难不已出自那个典故?)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意思是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撰写...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庆父不死鲁难未己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庆父不死鲁难未己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意思是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春秋时期左丘明撰写的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左传·闵公元年》。
1、用法:在句中,通常用作宾语、分句。
2、读音:qìng fǔ bù sǐ, lǔ nàn wèi yǐ
3、例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战犯不除,国无宁日。这个道理,难道现在还不明白么?
扩展资料: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故事介绍:
春秋时期,鲁庄公(姬同)有三个弟弟庆父、叔牙、季友,庆父最为专横,并拉拢叔牙为党,一直蓄谋争夺君位,并与其嫂鲁庄公姬同的夫人哀姜私通。
鲁庄公于其在位的第三十二年生了病,因为夫人哀靖没有生子,既无“嫡嗣”,便从“庶子”中议立,庄公与三弟叔牙商量,叔牙因受了其二哥的买嘱,主张立庆父与四弟季友商量,季友力主立鲁庄公与其宠姬的生子公子斑,并逼叔牙以死表明拥立斑。
当年八月,鲁庄公病死,姬斑继位,庆父甚不甘心,便与哀姜密谋,欲暗杀姬斑,恰好有个叫荦(luò)的养马人,很有力气,也很鲁莽,因受过鲁庄公的责罚怀恨在心,庆父就唆使荦乘丧期打死了姬斑,另由庆父立了哀姜妹妹叔姜的生子姬开为鲁闵公。
庆父更加肆无忌惮,与哀姜打得更是火热,并越来野心越大。鲁闵公二年,一对奸夫*妇又指使一个叫齮(yǐ)的人杀了闵公,欲立庆父。季友趁乱领着鲁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姬申逃到邾(zhū)国,发出文告声讨庆父,要求国人杀庆父,立姬申国人响应,庆父畏惧,逃亡到莒国,哀姜逃到邾国姬申得立。季友买通莒国押回了庆父,庆父于途自缢。因为哀姜是齐公室之女,所以齐桓公很生气,将哀姜召回后也杀了。
在鲁庄公死后的几年里,由于庆父串通哀姜连杀了两个国君,而且极度荒*无耻,作威作福,横行无忌,不但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也给国人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故齐国的仲孙湫(?jiǎo)到鲁国吊唁回去后,曾叹息地说:“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百度百科-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出自哪里?
出处<左传·闽公元年>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释义 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比喻不清 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
家就不得安宁.
故事: 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去.在庄公同母弟弟公子友的支持 下.公子般当了国君.
庄公的异母弟弟庆父.是个贪婪残暴.权欲熏 心的人.企图自己成为国君.公子般即位不
到两个月.便被他派人杀 死.支持公子般的公子友逃往陈国." 庆父派人杀死公子般后.
另立阂公当国君.由于他制造内乱.激 起了鲁国百姓极大的愤慨.但庆父我行我素.继续
制造内乱.企图混 水摸鱼.以致把鲁国闹得不太平. 齐桓公便派大夫仲孙湫到鲁国去了
解情况.不久.仲孙湫 把了解到的鲁国情况向齐桓公作了报告.并下结论说:[如果不除 去
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 事实果然如此.过了一年.庆父又杀死了鲁阂公.两年
之内.鲁 国两个国君被杀.使鲁国的局势陷人了严重的混乱之中.百姓们对 庆父恨之入
骨.庆父见在鲁国实在无法再呆下去了.便逃往莒 国. 鲁僖公继位后.知道庆父这个人
继续存在.对鲁国是个严重的 威胁.便请求莒国把庆父送回鲁国.庆父自知罪孽深重.回
到鲁国没 有好下场.便在途中自杀了.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典故出自哪里?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典故出自《左传·闵公元年》。
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就不得安宁。
原文:
冬,齐仲孙湫(从水,秋声)来省难(夏六月辛酉,葬我君庄公。)。书曰“仲孙”,亦嘉之也。
仲孙归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公曰:“若之何而去之?”
对曰:“难不已,将自毙,君其待之。”
公曰:“鲁可取乎?”
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臣闻之,国将亡,本必先颠,而后枝叶从之。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亲有礼,因重固,间携贰,覆昏乱,霸王之器也。”
(注:冬,齐仲孙来。其曰齐仲孙,外之也。其不目而曰仲孙,疏之也。其言齐,以累桓也。)
庆忌不死 鲁难不已出自那个典故?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庆忌和庆父不是一个人,这一点要注意。
释义 如果不除去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比喻不清 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
家就不得安宁。
故事 公元前662年,鲁庄公死去。在庄公同母弟弟公子友的支持 下,公子般当了国君。
庄公的异母弟弟庆父,是个贪婪残暴、权欲熏 心的人,企图自己成为国君,公子般即位不
到两个月,便被他派人杀 死。支持公子般的公子友逃往陈国。” 庆父派人杀死公子般后,
另立阂公当国君。由于他制造内乱,激 起了鲁国百姓极大的愤慨。但庆父我行我素,继续
制造内乱,企图混 水摸鱼,以致把鲁国闹得不太平。 齐桓公便派大夫仲孙湫到鲁国去了
解情况。不久,仲孙湫 把了解到的鲁国情况向齐桓公作了报告,并下结论说:“如果不除 去
庆父,鲁国的灾难是不会终止的!" 事实果然如此。过了一年,庆父又杀死了鲁阂公。两年
之内,鲁 国两个国君被杀,使鲁国的局势陷人了严重的混乱之中,百姓们对 庆父恨之入
骨。庆父见在鲁国实在无法再呆下去了,便逃往莒 国。 鲁僖公继位后,知道庆父这个人
继续存在,对鲁国是个严重的 威胁,便请求莒国把庆父送回鲁国。庆父自知罪孽深重,回
到鲁国没 有好下场,便在途中自杀了。
好了,今天关于“庆父不死鲁难未己”的探讨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庆父不死鲁难未己”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