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生活常识

味精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天天吃味精,你知道味精是什么做的吗?不少人都想错了)

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是指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提纯的谷氨酸钠结晶,我国自1965年以来已全部采用糖质或淀粉原料生产谷氨酸,后经等电点结晶沉淀...

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是指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提纯的谷氨酸钠结晶,我国自1965年以来已全部采用糖质...更多《味精是怎么产生的》这个百科知识,我们小编以拓展阅读方式解读并与大家分享,欢迎关注我们的网站。

你知道味精的由来吗

味精是怎么产生的

味精是调味料的一种,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味精是指以粮食为原料经发酵提纯的谷氨酸钠结晶,我国自1965年以来已全部采用糖质或淀粉原料生产谷氨酸,后经等电点结晶沉淀离子交换或锌盐法精制等方法提取谷氨酸,再经脱色、脱铁、蒸发、结晶等工序制成谷氨酸钠结晶即为味精


拓展阅读

味精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天天吃味精,你知道味精是什么做的吗?不少人都想错了)

我们天天吃味精,你知道味精是什么做的吗?不少人都想错了

我们天天吃味精,你知道味精是什么做的吗?不少人都想错了

会做饭的人,厨房里少不了的肯定是各种各样的调味品了,加上调料之后,菜品的口感才会更好。在这些调料中,我们每天必不可少的就是味精,不管是做热菜还是凉菜的时候,都能加上一些,口感会变得非常好。

味精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天天吃味精,你知道味精是什么做的吗?不少人都想错了)

很早之前,家里一直是用味精调味的。现在又出了鸡精,所以不少人认为味精和鸡精其实是一种东西,其实不是的,这两种还是有所差别的。

有些人认为鸡精、味精这些东西不能吃,吃了之后对身体的伤害很大。所以直到现在,还有一部分人从来都不吃味精。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适当的食用味精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量不能超标,不能过多食用。

味精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天天吃味精,你知道味精是什么做的吗?不少人都想错了)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吃,但是大家知道味精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吗?想必大多数人都不清楚,下面咱们一块来看看,做味精的原料到底有什么,让大家吃得放心。我们天天吃味精,你知道味精是什么做的吗?不少人都想错了。

味精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天天吃味精,你知道味精是什么做的吗?不少人都想错了)

【制作味精的原料】

第一种:玉米

了解过的人都知道,味精里面最主要的成分就是谷氨酸钠,这种东西会让食物更加有鲜味,玉米中提取出来的谷氨酸钠含量比较多。

用玉米制作味精的时候,先从玉米中提取出玉米淀粉,然后将其糖化发酵成谷氨酸,然后在制作成谷氨酸钠。将谷氨酸钠制成之后,将其通过提纯等一系列的处理,然后形成味精。

味精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天天吃味精,你知道味精是什么做的吗?不少人都想错了)

第二种:小麦

小麦这种粮食作物也可以制作味精,而且鲜味会更大。

用小麦制成的味精价格一般比玉米制成的要高,因为用小麦提取出来的谷氨酸钠的含量比较低,所以在制作味精的时候,用量会比较多。

但是它的味道会比用玉米做出来的更好,因此如果追求口感的话,可以买小麦制成的。

味精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天天吃味精,你知道味精是什么做的吗?不少人都想错了)

第三种:大米

大米也是制作味精的原料之一,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制作成谷氨酸钠,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加工从而形成了用来提鲜的味精。

味精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天天吃味精,你知道味精是什么做的吗?不少人都想错了)

【使用味精的注意事项】

1、味精可以放心吃,但是尽量少食,千万不能将其当成盐一样使用。少食可以起到提鲜作用,没有任何危害,但是如果大量食用的话,容易造成一系列中毒症状。

2、在使用味精的时候,要记住,味精在70℃——90℃的时候,鲜味是最好的。如果是用来做凉拌菜,不要直接放心去,我们可以用少许热水化开。使用味精不能超过130℃。这样不仅起不到提鲜作用,反而会产生毒性。

味精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天天吃味精,你知道味精是什么做的吗?不少人都想错了)
以上就是关于味精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天天吃味精,你知道味精是什么做的吗?不少人都想错了)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