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时抽筋怎么办(游泳时遇到肌肉抽筋怎么办?)
游泳时抽筋是可以很危险的,所以在下水前应先做好热身运动,然后再用冷水淋淋身体,让其适应水温后才下水去。万一在水中抽筋时亦不要慌张,可以先吸一口气,然后站在水底用...
户外游泳时,突然抽筋应如何自救
游泳时抽筋怎么办
游泳时抽筋是可以很危险的,所以在下水前应先做好热身运动,然后再用冷水淋淋身体,让其适应水温后才下水去。万一在水中抽筋时亦不要慌张,可以先吸一口气,然后站在水底用手按摩抽筋的部位,并且尽量把脚掌向上翘,逐渐就可以恢复正常了。若然还未有好转,则可以尝试仰浮水面,用臂划水慢慢游返岸边。如果自己亦没有把握游回岸边的话,就应及早呼救。
游泳时腿部抽筋多数发生在脚趾、脚弓及小腿后面的部位,导致抽筋的原因包括:
1、游泳前的准备活动不足:
没有做足够的热身运动就突然跳到水里,过冷的水温就会刺激并使皮肤、肌肉的血管大量收缩,血流因而减少减慢,不能满足肌肉活动的要,就会引起抽筋。
2、在水中的停留时间过长:
体内能量的不断消耗,令乳酸在肌肉内大量累积起来,导致肌肉疲劳,也能引起抽筋。
如何避免在游泳时抽筋呢?游泳前热身运动不充分,下水后很容易腿抽筋,如果施救不及时,往往会早成溺水。
1、切勿空腹下水游泳:
首先应增加体内热量,以适应游泳时的冷水刺激。可吃些肉类、鸡蛋、蛋白质,还应适当吃些甜食。其次是增加钠、钙、磷的补充。这几种元素对增加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夏天出汗多,抽筋者还应注意补充淡盐水和维生素B1。同时,游泳时间不宜过长,疲劳或饥饿时不宜游泳。
2、准备活动应充分:
先用冷水淋浴或用冷水拍打身体及四肢,对易发生抽筋的部位可进行适当的按摩。如果平时能够坚持冷水浴,就可提高身体对冷水刺激的适应能力,从而有效地避免游泳时发生腿抽筋。
3、发生抽筋不要慌:
游泳发生小腿抽筋时,要保持镇静,惊恐慌乱会呛水,使抽筋加剧。先深吸一口气,把头潜入水中,使背部浮上水面,两手抓住脚尖,用力向自身方向拉,同时双腿用力抻。一次不行的话,可反复几次,肌肉就会慢慢松弛而恢复原状。上岸后及时擦干身体,注意保暖,对仍觉疼痛的部位可做适当的按摩,使之进一步缓解。
拓展阅读

游泳时遇到肌肉抽筋怎么办?
本报记者 杜玮
炎热的暑期,在游泳池里消暑成为很多人的选择。然而,忽视安全会使游泳这项运动暗藏危机。游泳过程中遇到腿抽筋,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就会出现危及生命的溺水事故。掌握游泳技术和防护知识是防止溺水的最好措施。
人体为什么在水中易发生肌肉抽筋?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孙宇亮副教授介绍,游泳时,需要手臂、胸部、腰腹、臀部、腿部肌肉具备充足的力量,同时不同肌群之间协调用力,游起来就会游刃有余。游泳前热身不充分、水温过低、夏季炎热引起人体电解质紊乱、体内缺钙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腿部肌肉非自主抽动或强直收缩,伴有疼痛感,难以继续运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抽筋。
发生抽筋应如何应对?游泳时身体最易发生肌肉痉挛的部位有大腿、小腿,其次是手指、上臂、颈部,有时胃部和腹部也可能发生肌肉痉挛现象。若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冷静,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指用力向前上方拉,勾脚尖,使拇指跷起来,保持膝关节伸直,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不能憋气时,可以快速抬头出水面,用嘴换气。此外,可以尝试让身体仰卧、放松,漂浮在水中,用不抽筋的手脚划水到岸边。若附近有人可求救。
如何科学游泳预防伤害?专家说,很多人在游泳运动前,忽视关节的准备活动,因而在游泳中动作僵硬、不协调而导致关节损伤;或者长时间采用单一的强度较大的蹬腿或划水动作使得局部负担过大,用力过猛均能导致人体关节损伤。
游泳前谨记:饱食或饥饿时不要游泳,强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也不宜游泳。尤其是身体还未落汗的时候不宜立即下水游泳,否则可能会引起抽筋,甚至感冒。
游泳时应注意的事项:要做好热身运动,还要先行淋浴适应水温,以排除在水中对水的陌生感,消除紧张心理;可以适时喝一些运动饮料,补充盐分;控制在水中活动时间,防止游泳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在水入耳后不要挖耳或游泳后用力擤鼻,防止不洁水入耳与鼻窦造成黏膜损伤。
游泳后的拉伸运动可以免受游泳时因为抽筋、拉伤等运动造成的损伤,还能让全身紧绷的肌肉松弛下来。腿部肌肉拉伸:坐姿,双脚脚底相互贴近,膝关节充分伸展,尽量靠近地面,双手抓住双脚踝,保持这个姿势,持续20—30秒,然后放松身体,重复3次。肩部肌肉拉伸:一只手臂先向上伸直,然后前臂向脑后弯曲,身体放松,用对侧手从脑后抓住肘部,向对侧缓慢拉动,持续20—30秒。
来源: 陕西日报
以上就是关于游泳时抽筋怎么办(游泳时遇到肌肉抽筋怎么办?)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