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物业取消公摊(2020取消公摊政策)
1、现在全国买房都有公摊面积,这个公摊面积是算在房子总面积里面,一般情况下一套130平方的房子,有20平方是公摊面积,但是房子实用面积只有110方,对于很多业主...
2020取消公摊政策
1、现在全国买房都有公摊面积,这个公摊面积是算在房子总面积里面,一般情况下一套130平方的房子,有20平方是公摊面积,但是房子实用面积只有110方,对于很多业主来说公摊面积就是很不正常的一个政策。那么2020年会取消公摊吗?
2、自从2018年开始就说要取消公摊面积了,现在2020年已经到来,两年过去了,2020取消公摊政策依旧没有说要实施,其实现在业主已经麻木了,对于公摊面积可以说是敢怒不敢言。
3、很多专家都表示,公摊面积是需要取消的,这也是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但是今年公摊面积有可能还是取消不了,毕竟这个政策已经存在这么长时间了,如果取消的话对于房地产商来说也是会有很大的影响!
4、公摊面积的取消,会减少开发商的利润,开发商依然可以通过别的说法继续向购房者收取费用,或者提高房子的单价,同时还让开发商有了理由过度挤压公共面积,导致公共设施配套减少,降低住房品质和舒适性。
5、另外,公摊面积取消势必会导致短期房价上涨,因为政府不希望房价短期有太大的波动,国家一直都在重申并一贯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来调控房价,这样算下来购房者并没有从根本上节省购房成本,而是羊毛出在了羊身上。
9月1日物业取消公摊
1、9月1日物业取消公摊是真的吗?除了物业服务的不满之外,业主*敏感的是物业收费是不合理的。在许多业主看来,该物业不履行合同。不应收取一些物业费。因此,许多业主建议取消该物业,而不是自己管理,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更难。
2、然而,好消息并非没有,时间进入9月,许多地方开始引入新的物业管理规则。据Metro Express报道,陕西等地已经引入物业费,9月1日后不再支付很多物业费。
如,能源消费费主要包括公共区域的水电费,这反映在实际的财产支付收据中。在新修订的系统中,公共能源消费费 垃圾清运费 固定费用等不合理的自收项目将被完全取消。
3、根据“物权法”及其他有关规定以及家庭政策的水电费,明确了水电供暖特许经营单位 物业公司 的业主的维修费用和责任。其中,电梯 景观等设施及设备维修检测费用将包含在物业服务费中,不再由物业公司收取。换言之,这些费用已包含在物业费中,且酒店不能另行收费。
公摊费和物业费的区别
公摊费和物业费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下面就带你详细了解公摊费和物业费。
公摊费:
公摊费用指的是公共部位产生的费用,比如楼道照明、电梯井等部位产生的电费、小区园林景观养护时用掉的水费等等,这些统称为公摊费用,需要由业主根据房屋面积大小进行分摊,注意除非特殊约定,否则物业管理费用中,是没有包含公摊费用的。
物业费:
根据《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第十一条内容,物业费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1、物业管理区域清洁卫生费用。
2、物业管理区域绿化养护费用。
3、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
4、办公的费用。
5、物业管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
6、物业管理服务人员的薪资、保险、福利费等。
7、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
8、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
9、经过业主同意的其他费用。
内容中没有规定公摊水电费、垃圾清运费计入物业费内,因此一般情况下物业费不包括公摊水电费、垃圾清运费。但是具体内容需要以业主与物业管理公司的签订的物业合同或者当地市物价局对物业管理服务收费的规定为主。
以上就是关于公摊费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齐装网CCTV展播品牌,深耕互联网装修8载,比熟人更靠谱。
2020取消公摊政策拓展阅读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取消公摊面积”,商品房公摊痛点何在?
在今年“两会”热点话题中,“取消公摊面积”成为热搜话题,引发广泛关注。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洪洋提出建议称:“在商品房销售中附加公摊面积是普遍现象,最可怕的是公摊面积缺乏法律依据和制度约束。国家取消公摊面积,可以将实际的公摊面积成本核算到实用面积之中,让老百姓明白付费,放心购房。”
实际上,“取消公摊面积”这一提法已经成为近年来两会关注热点之一。那么,公摊面积为何会备受争议,其是否应该取消?物业费、取暖费等公摊面积所衍生的收费又该怎么处理?
在今年“两会”热点话题中,“取消公摊面积”引发了广泛关注。图片来源/IC photo
公摊面积如何设定成为关注焦点
公摊建筑面积是指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该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具体包括各产权户的电梯井等公用区域、为整栋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以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对于哪些建筑面积应计入公摊面积,在我国建设部颁布的《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中有具体的规定和标准。
而从公摊率来说,目前国家还未有具体的标准出台。一般来说,7层以下住宅公摊率为7%-12%;7-11层住宅公摊率为10%-20%;12-33层住宅公摊率为14%-24%。在合硕机构首席分析师郭毅看来,公摊系数并不是越小越好,如果公摊面积过小,会导致社区品质下调,包括楼道、会所、大堂等公共面积缩水,从而影响居住舒适度。
实际上,就高层住房来看,彻底取消公摊面积是不现实的。对于消费者来说,其所关心的重点在于,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开发商是如何设定公摊面积的,这其中是否存在“灰色空间”。
对此,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表示:“目前针对公摊面积没有统一的计量标准,因此,公摊的比例基本由开发商来控制,规划部门审批即可。在当前的政策背景下,价格相同的两个商品房项目,很有可能因为公摊面积的原因就差出一个房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项目在销售的时候都把得房率当作一个卖点。”
虽然国家对于公摊面积的划入有具体的规定,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消费者对公摊面积的测量和计价仍然是一头雾水。正如洪洋所述,“从来没有哪一个专业机构在业主或第三方专业机构的监督下测量清楚每户的公摊面积,也从来没有哪一个业主测量清楚了自家房子的公摊面积。”
据了解,目前在实际交易中,重庆是按照套内面积来进行交易的。另外,也有部分城市在购房合同中执行套内面积计价。例如,北京很早就执行以套内建筑面积计价,早在2003年12月1日开始执行的《北京市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办法》中明确,预售商品住宅实行以套内建筑面积计价,在2008年修订时则进一步明确:新建商品房转让应当按照套内建筑面积计价。但是,目前具体在销售环节和生活计费比如物业费征收方面,北京还是按照建筑面积来计算。
取暖费等公摊面积衍生收费是否合理?
除了公摊面积存在信息不对称外,在交房之后,由公摊面积衍生而来的物业费、取暖费等支出也引发了很多争议。
“公摊面积还衍生出一系列不合理收费,如物业费、取暖费都是按公摊后的面积收费,在住宅寿命期,几十年的积累又是一笔巨额的‘冤枉’支出;与此同时,业主却并未享受到公摊面积的合法收益。”洪洋认为,“公摊面积既然摊给了业主,那公摊面积所产生的收益(广告、车位、会所、超市等收益)也应当摊给业主。”
此外,洪洋表示:“住宅物业费按建筑面积收费不合理。物业公司服务的只是公共面积,而并不入户服务,居民室内卫生和设施维修都由居民自己承担费用,为什么物业收费要包含室内面积?而公摊面积并不供暖,但是多数小区采暖费按照建筑面积(包含公摊面积)收取,这样的收费极不合理。”
对此,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研究总监陆骑麟表示:“目前全国几乎所有城市都是按照建筑面积计算房屋产权面积,并且政府征收税收、物业收费以及一些企业部门收费都是按照建筑面积这一标准进行计费的。”
陆骑麟建议:“政府在房屋买卖过程中征税时,若是优先使用套内面积征税,那么很多房屋的面积可能会降至90平方米以下,契税就按1%的标准征收,从而减少购房者的支出;另外,在民生领域中,居民的取暖、物业收费可以缓步推进使用面积收费标准,比如先从新办产权的商品住宅率先实行。”
而对于电梯轿厢、小区灯箱等占用公摊面积所产生的收益,郭毅认为:“此部分收益应当予以公示,并且在物业费收取中予以相应的减免。”
中原地产资深分析师卢文曦表示:“计费标准的透明和优化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比如不以建筑面积来征收取暖费、物业费等费用后,套内面积应如何征收,公用部分又应如何征收,采用怎样的计价方式更合理、更透明,也都值得深思。”
新京报记者 徐倩
编辑 杨娟娟 校对 柳宝庆
以上就是关于9月1日物业取消公摊(2020取消公摊政策)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