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刨蒜是怎么合适(腊八蒜是腊八节腌制么)
说到腊八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该节日虽不是我国法定假日,但每每到了这个时候人们都是会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庆祝,也正因为这样各种讲究便出现在了我们生活中,下面小编就和大...
腊八节刨蒜是怎么合适
说到腊八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该节日虽不是我国法定假日,但每每到了这个时候人们都是会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庆祝,也正因为这样各种讲究便出现在了我们生活中,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看看腊八节刨蒜是怎么合适。
腊八节刨蒜是怎么合适
根据古代的民间说法,因为“蒜”字和“算”字同音。传说古时候,进入年关,做生意的人在腊八节这天,都要把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准备过年,不管是欠别人的,还是别人欠的,心里都要有个数。欠账的那些怎么办呢?快过年了,又不好到人家里明目张胆地去要账,古时候的人爱面子,就想出了泡制“腊八蒜”送上。欠账的人收到腊八蒜,心里就会明白该还债了。“蒜”与“算”同音,所以饱含着这一层的特殊寓意。
腊八蒜是腊八节腌制么
这里提到的腊八蒜通常是指用醋腌制的蒜,成品颜色翠绿,口味偏酸、微辣。因多在腊月初八进行腌制,故称“腊八蒜”。泡腊八蒜是一道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传统小吃,是腊八节节日食俗。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腊八蒜适合什么季节做
一般都是在腊月初八的时候是做,到过年的时候吃!不过现在只要在冬季的时候腌制的绿蒜都可以叫做腊八蒜!腊八蒜本身就是翠绿色的,这种情况只有在天寒地冻的冬季才有可能在醋泡的坛子里发生的微妙的反应!所以说腊八蒜只有在腊八的时候腌制的时候会快速的腌制成,因为腊八的时候正值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
腊八节刨蒜是怎么合适拓展阅读
那些关于腊八习俗你都知道吗?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炖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腊八节”。一碗和胃补脾的腊八粥下肚,这年也就拉开了帷幕。腊八在人们眼中,一直都被视为是农历新年的“前奏”。小时候常听妈妈说:“吃了腊八粥,新的一年里啥事都顺了!”所以今天必须要好好熬一碗腊八粥。喝上一碗腊八粥,一整天的时光都变得甜蜜起来。除了腊八粥,大家过“腊八”还会吃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一、腊八节的传说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传说当年还没有成为皇帝的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尽苦痛,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无奈之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等很多种五谷杂粮。
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用水煮了煮熬成了一大碗“五谷粥”,恰好那天又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五谷粥”为“腊八粥”。
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牢中那个艰苦又特殊的日子,于是他把那一天定为“腊八节”,又把自己那天吃的“五谷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腊八也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后经过历代演变,才逐渐成为如今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相传释迦牟尼出家修行六年毫无收获,静思太过,饿晕在菩提树下。一个牧羊女路过看到,便以乳糜给他吃。释迦牟尼吃完乳糜后气力恢复,继续在菩提树下打坐,七天后,终于在腊月初八悟道成佛。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纪念释迦牟尼成佛,表达像佛祖那样艰苦修行的决心,各地佛寺在腊月初八举行浴佛会诵经,并用谷物果实等熬粥供佛,赠予门徒和信众以纪念佛祖。这就是腊八节由来的另一种传说。
二、腊八节的风俗
1.祭祀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2.喝腊八粥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来源于佛教。农历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十二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从宋代开始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北方,有“过了腊八便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3.腊八醋 腊八蒜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腊八醋,要泡到大年初一,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是。“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其实,腊八蒜与“腊八算”谐音,意为腊月初八算账。一家人把一年的收支、盈亏计算清楚,该还债的准备还债。
4.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5.腊八豆腐
在安徽省黟县地区,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制作方法是先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并切成圆形或方形的块状,然后抹上盐水,在上部中间挖一小洞,放入适量食盐,置冬日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使盐分逐渐吸入,水分也渐晒干,即成腊八豆腐。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
6.腊八面
在陕西省渭北一带的澄城地区,腊八节一般是不喝粥的,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都要吃碗腊八面。腊八面以面和各种豆类为原料,面需做成韭叶面备用,豆子提前泡一晚,腊八这天用来熬汤,待水开时转小火至豆子熟透,中火煮面。同时熟油将葱花爆香,面煮好后将葱花油泼入锅中。
据说,人吃了“腊八面”,福寿、康乐,平安;鸡吃了,爱下蛋;羊吃了,爱下羔;牛吃了,一胎能生两个牛犊子……因而,庄稼人特别敬重腊八节的“腊八面”。
三、腊八粥的食材
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
最早的腊八粥是红小豆来煮,后经演变,加之地方特色,逐渐丰富多彩起来。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里则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颇有京城特色。
而河南人吃腊八饭,是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多种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寓意来年五谷丰登。
以上就是关于腊八节刨蒜是怎么合适(腊八蒜是腊八节腌制么)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