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注常识网首页
  2. 科普知识

大年小年是什么意思(大年 小年)

汉族过的春节,蒙古族叫"大年",年前要宰杀好牛羊,制做新衣服,备好各种精美的食品;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过年习俗以除旧...

汉族过的春节,蒙古族叫"大年",年前要宰杀好牛羊,制做新衣服,备好各种精美的食品;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民间传...更多大年小年是什么意思的这个问题,以及大家所关心的大年 小年的内容,欢迎大家继续分享关注常识网。

一分钟了解小年

大年小年是什么意思

汉族过的春节,蒙古族叫"大年",年前要宰杀好牛羊,制做新衣服,备好各种精美的食品;农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汉族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小年”。过年习俗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年节起源于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活动。古人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人深信神灵是万事万物的主宰,认为天地神灵以及祖先神灵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和命运。古人重视信仰与祭祀,将黄道中推算出来的立春定为一年之首,在岁首黄道吉日举行祭祝祈年活动,以表达对神灵的崇拜、敬重和敬畏,并祈求丰收。后由于历法变动,新年通常指阴历正月。

大年小年是什么意思拓展阅读

大年小年是什么意思(大年 小年)

大年 小年

从“打年纸”回来,屯子里就开始有了零星的鞭炮声,天空中不时蹿起“二踢脚”爆裂的蓝色烟雾。巷子里也开始有人在“杀年猪”了,哪家杀猪,总要有邻舍帮忙,这时肯定能吃到的是灌血肠。在农村,每到谁家杀猪,也是这家偿还一年来亏欠人情的时候——请亲朋好友来“吃血肠”。大锅里边放上血肠血块、边角肥肉杂碎,但大量的是酸菜粉条,加上葱姜作料和大把的咸盐,咕嘟嘟长时间炖煮。吃的时候大盆端上,来客便可放量大嚼了。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小年在关内也叫祭灶节。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低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他端坐在各家各户锅台上面墙上,两边配联多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下联也有写成“回宫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神像旁边往往画两匹马作为坐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记录人们怎样生活,如何行事。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不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也有意为让灶王的嘴甜,光说好话。然后将灶王爷像焚烧,谓之“升天”,家人边烧边磕头祷告:“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到上方,见玉皇,好话多说,赖话少说——”有的地方烧假马、放鞭炮送灶王爷骑马上天。祷告完毕,把烟熏火燎一年弄得乌黢麻黑的灶王爷,从墙上请下来,扔进灶坑烧掉。

那天,白天大人就选好了高粱秆。晚饭后,开始从高粱秆上剥下篾皮,弯转折叠成牛马的造型,插立在装满粮米的碗里,外加一碗清水,摆在灶坑上方灶王爷的供板上。

在科右前旗乡下,每到农闲时节,常常看到一个身背三弦和小鼓的盲人老者,在男孩牵领下走进屯子。他们说书好像不取报酬,只是等待有人邀请进门,以说书讲古换取简单的食宿。村里常年没有什么文化娱乐,唯一盼头就是等说书人来。盲人手弹三弦,孩子击打小鼓,说唱《鬼狐转》《三侠五义》之类故事,让闻声而来的农民听得津津有味。

这年二十三晚上,留成九岁的哥哥留生,按照妈妈的吩咐本来正要在灶坑前燎灶王爷,听说来了说书人,撂下饭碗就要往外跑。却被妈妈拦住,让他把灶王爷送上天再走。留生老大不高兴,一把将灶王爷从灶头墙上扯下来,连同白天做好的秸秆牛马一块扔进灶坑,一边念叨“灶王爷,本姓张,上上方,见玉皇,好话多说,赖话少说——”可是到了最后两句他忽然来了气,变成了“再说给你抿上!”妈妈听了大怒,拿起笤帚疙瘩劈头打去,哥哥早已跳出门外,到邻家听他的大鼓书去了,气得妈妈哭笑不得。

一般人家在腊月里都要蒸几锅粘豆包。这是东北普遍流行的地方美食,做粘豆包用的黄米分两种。一种叫“大黄米”,出自一种粘谷子,人们因它产量不高不爱种它;二是“小黄米”,也叫“糜子”或“稷子米”,主要在新开荒的土地上漫撒播种,收获时产量更低。因为出产少,粘豆包就显得珍贵,只到了过年或秋收割地农活最累的时节才吃。做粘豆包光用黏米不行,得搀和一定量的玉米面,蒸出来才劲道不黏牙。有钱人家蘸糖吃,那当然更美味可口,一般人家买不起白糖,蒸时常常用当地产的一种植物“苏子”的叶片垫底,这样蒸出来的豆包带有苏子的清香,风味别具一格。粘豆包耐消化,十分抗饿,所以农民干累活时才吃。过年时吃是为了隆重,同时也为讨谐音“年都饱”的口彩!直到如今,东北农村到过年时,总少不了要吃粘豆包;反过来,家乡人不管走到天涯海角,一看到粘豆包,总会想起东北农村家乡浓浓的年味。

过了小年,孩子们就开始掰着手指头数: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吃年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有”(对联);三十走油(炸面食),初一磕头。

其实这些只是过年期间大致的程序,每天要做的事很多。比如到了二十五六,就要“扫房”,把屋子从里到外打扫干净,女人们忙里忙外,一锅锅金黄的的豆包晾在高粱秸做的帘子上,带红点的馒头摆在祖先牌位前和灶王爷供板上。而后还要炒瓜子,清理屋内屋外,给孩子们穿上新做的衣服,把冻秋梨搬进来用水泡上,还要准备隆重的年夜饭。男人们也是不停闲,清理牲口棚圈,打扫庭院。孩子们已被告知:过年了,大家都要和和气气,不许生气更不许吵架骂人。谁也不许说“完了”、“坏了”等等丧气话,可说“好了”、“行了”;煮饺子时如果有煮裂了的,不许说坏了,要说“挣了”,这叫吉利话。

让留成感到气氛隆重的就是写对联。腊月二十八前后,姐夫不知从什么地方请来一位穿长衫的“先生”,进门时一家人都毕恭毕敬,让坐在农村最尊贵的位置炕头上。那时乡下很少人家有板凳,只有吃饭用的饭桌。姐姐把饭桌摆放在火炕中央,姐夫拿来大红纸,先生拿出自己带来的砚台笔墨,在炕上盘腿坐下。

每到这个时候,小留成感兴趣的活计就来了——给先生磨墨。留成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生来就喜欢文字笔墨。磨墨可是大有学问:着急使劲会使墨渣掉下来,太轻又费工夫。但是因自幼就习惯给父亲磨墨,很会使那股劲。姐姐郑重的在砚台中加进几滴水,有时还在砚台中加进一点鸡蛋清,这样磨出的墨写出的对联字迹光滑发亮,且耐雨浇。留成用指尖捏住墨块,在砚台里轻轻转圈滑动,直到墨汁被墨块划出沟来,先生说“好了”,就开始下笔写。

这时候一家人都屏神静气,目光紧盯住先生的笔尖。先生口中念念有词,凝神运腕,毛笔时急时缓,挥洒顿挫。留成看得十分入迷。以至于从此对汉语言文字和书法的爱好伴随了他整个的一生。先生一脸庄重地在裁好的大红纸上写大门对、二门对、福字、抬头见喜;贴猪栏上的“肥猪满圈”、贴粮仓的“五谷丰登”——一会儿工夫,墨迹淋漓的对联就铺满炕面和窗台。写完了,常常留先生喝酒吃饭。

除夕的前两天,留成就已经开始用当地人称为“魏德罗”(据说是俄语铁桶的意思。因为这一带离前苏联较近,语言中常杂有俄语)的小铁桶,里面加满水,放到院子里。等到水面结满了一指厚的冰,便在中间打出拳头大的洞眼,倒掉里边的水,然后拿到屋子里用火烤,直到里边已经中空的冰桶从铁桶中脱落出来,一个冰灯就做好了。留成往往一连做好几个冰灯摆在门口,专门等到除夕夜里放上蜡烛点亮。

到了腊月二十九,开始贴对联。主人终于隆重地打开年纸捆子,先取出灶王爷贴在灶台上方的老位置。这位爷一年到头在灶坑上方被熏得灰头土脸,到腊月二十三那天终于可以离开这里去富丽堂皇的天上汇报工作,说不定可以顺便洗个澡了。但是时间只有短短七天,现在又不得不以全新的面貌走马上任。灶王爷两边的对联永远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然后是到屋门外正面墙上贴“天地牌”,那上面的东西花花绿绿,留成看不懂。但是大人总是露出庄严的脸相,仔细地端详上面的某个地方,说:“呀,今年是二龙治水,又要旱啦!”或者说“唉,九龙治水,今年要涝!”原来上面印的是预告一年气候的图样,两边的对联都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类的话。

大门、二门的门对最要紧,常见的门对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此外就是大大小小的“福”字和“挂钱”。

小留成不知道贴“挂钱”是表示什么意思,他问过大人,大人们也多是摇头。直到长大以后通过查阅资料,才知道这种彩色纸钱亦称“门笺”、“过门钱”,是东北民间刻(剪)纸艺术品中的一种。在彩纸上刻镂吉祥的图案和文字,贴对联时常被贴压在横批下,上沿贴牢,下面大部悬空,可随风飘动。因图案多为古钱状且图案清晰绚丽,花纹细腻精美,人们才将其称作“挂钱”。在自家的门楣贴上一排色彩缤纷的“挂钱”,和春联相映生辉,浓浓的年味便在农舍内外洋溢开来。

贴罢对联,开始烧香。每到这时候,主人总是一脸严肃,手捧香烛,从祖先牌位到灶王爷、天地牌依次烧香。小院内外香烟缭绕,使过年的气息更加浓郁。

从打过了小年,巷子里早就已经有零星的鞭炮在响。孩子们呼啸成群,激动地睡不好觉,巴望着年三十那隆重一刻的到来。(齐治国)


以上就是关于大年小年是什么意思(大年 小年)的所有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代表关注常识网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包括不限于图片和视频等),请邮件至37918493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CHWK686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